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中国重汽,采访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马纯济先生,马书记你好。
马纯济: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众所周知,中国重汽作为我国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也是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目前中国重汽的生产经营状况是怎样的?
马纯济:我认为中国重汽2011年的生产经营是一个科学发展、健康发展,转为变形,转方式、调结构的这个过程当中的一年,或者是一个关键年,是一个由过去企业规模型、速度型的发展向质量型、效益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当中,中国重汽不论是产品的质量还是市场应该说特别是产品的质量水平,产品的品种结构水平,以及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情况,我觉得都给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用我的话说就是中国重汽的转方式、调结构是真调真转的一年,是为未来经济发展打基础的一年。
主持人:中国重汽在创建企业文明工作中牢牢抓住是以科学发展为中心,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请问中国重汽怎样抓好企业文明建设工作的?
马纯济:我觉得企业文明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坚持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这方面最主要的是企业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要建立企业信誉理念,什么是信誉理念?那就是真正的对社会的承诺和对客户的承诺变成自己人格的一种表现成果,真正把以人格来担保抵押给社会和用户,让大家认可这个企业,认可产品。二是我们始终坚持战胜自己、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发展。其实这样一听没有什么,但是我们在指导思想,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大潮当中,首先战胜自己来实现战胜对手,实现在竞争中的角逐胜利,不是简单地的战胜对手,这是我们企业的一个特点,我们面临的竞争、面临的困难,面临的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所有的问题解决的方式靠战胜自己来解决,正因这样,自始至终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提升、不断地的创造,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这种创造过程、提升过程、战胜自我的过程,我们就把他们说成自主创新的过程,我们认为创新是企业灵魂。
主持人:刚才马书记谈到了这么多,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重汽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社会上也树立起中国重汽的品牌形象,那么中国重汽怎样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
马纯济:我觉得中国重汽对于社会的责任认识是清醒的,是科学的,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它的基础是就是刚才说的信誉经济、企业信誉,第一条,纳税要依法,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最重要或者最基本的条件,我们每年的税收都是依法严格的,我们要求各级必须依法自觉纳税。第二条,无论企业在哪儿,都要把职工的生活安排好,把用户的结算,不准欠职工工资,不准欠用户和供应商的钱,按照依法来结算。第三条,在特殊条件下,我们要及时按照国家的要求,积极相应国家号召来参与国家倡导的一些责任,比如说慈善基金会,我们慈善基金会这几年有1个多亿。
主持人:累计,将快达到1个多亿?
马纯济:对,每年都是在企业当中带头。另外还有残疾人基金会,这是一类。另外,比如说发生特殊灾难的时候,中国重汽站出来积极地资源灾区,广大职工也积极参与,我们在汶川地震当中捐款了2800多万,我觉得一个国有企业,包括我们的上市公司,都有这种社会任务和义务来支持社会的发展进步,来维护社会的稳定,来对社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是应尽的义务,这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做下去。
主持人:马书记,我们看到新华社记者近期采访您的一篇文章是《先进企业文化助推中国重汽跨越式发展》,您能否跟我们谈一下中国重汽企业文化是如何发展的吗?
马纯济:应该说中国重汽的文化,我刚才说它是一个国有企业文化,同时还有就是汽车文化,因为它在60年代初的时期,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在这儿诞生,我们的第一代重汽人叫“黄河人”,当时叫“黄河汽车”,毛泽东主席亲自观摩了这辆汽车,朱德委员长亲自为这辆汽车题写了两个字“黄河”,而且命名为“黄河汽车”。曾经是黄河汽车就是中国重汽汽车的代言词,从那时候起,中国人有了自己的重型汽车,因此这个企业的广大职工,说起中国重汽来就是重汽精神、黄河精神,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汽车又是中国的第一代重型汽车,所以说这个企业是中国重型汽车的摇篮,也是中国重型汽车文化的发源地,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是在实践和创新当中不断打造起来的,我以为这种文化从自力更生到艰苦奋斗中通过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不仅制造了一代又一代的重型汽车,使这个中国重汽的重型汽车跑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而且是中国重汽的精神,中国重汽人的精神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打造起来,这种打造又从开始的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到目前的科学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命脉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集中起来叫做造中国重汽车,做中国重汽人,唱中国重汽歌,打造中国重汽事业这样一种精神,既有物质的概念,又有精神的内涵,使这个文化不断形成,包括新车用人品打造精品的价值理念,由于战胜自我,不断否定自己、否定昨天、创造明天的一种创新精神。新出来一种叫做决策正确及时,经济责任落实,执行力不断强化,员工积极参与的一种现代企业文化统领企业管理的模式,正因为这样,企业一代又一代的车辆更新,一代又一代技术的推出,使这个企业灵魂建设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比如说现在我们已经从总量的增长,规模和速度的发展当中,转变成质量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长。
今年,李长春同志到中国重汽去了,问我说中国重汽的转变,质量水平转变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我说“十二五”末中国重汽的重型汽车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长春同志听了以后非常赞赏,我们从“十五”提出了重要指标参数要接近世界水平,到“十一五”提出来要朝着世界先进水平努力基本达到,“十二五”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完全达到。我们汇报了措施和情况,因此,李长春同志给予高度赞扬,原定“十二五”末的时候,不管怎么样,我要到你这儿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达到了。从今年开始已经完全转到水平和质量提高上来,把产品的水平、质量的水平,包括工艺水平、人员素质水平,特别是操作水平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比如说过去对生产线的要求,我们过去忙忙碌碌、热火朝天,这是过去的文化描述,下来不是了,现在要按节拍生产,因此在每一个节拍上都要有绅士般的风度,不紧不慢劳动量集中合理,这样装出来的车才是质量最好的。允许加班,但不允许调整节拍,不允许忙忙碌碌。
主持人:马书记关于重汽二次创业,您能说一下宗旨和措施吗?
马纯济:二次创业最根本的就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益,优化产品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具体来讲就是三件事:第一,要把重型汽车这一个产业在“十二五”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他产品创造国内一流水平。第二,要把以重卡产业这样一个企业变成一个具有重卡为主导的重卡、轻卡、客车、特种车和部分工程机械,形成新的产业格局,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格局更加科学,形成重中轻特客及工程机械的产业。第三,要打造百万辆级的商用车企业的集团,争取到“十二五”末进入世界500强。“十一五”期间我们抓了“十百千”工程,在行业里面有十来个,在全国的小行业当中发挥技术带头人作用,比如说在发动机、变速箱,有十来个这样的人,有上百个在企业当中能够发挥技术支撑作用的,有几千个在一线的青年技师、高级技师,操作 技能的骨干人员,所以说企业的竞争是市场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家还是我们这一个企业理念、文化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我们对人才的培养、培育和发展要有大的动作。我们最近提出来叫人性化管理和建立内部竞争机制相结合的一套人才培养战略措施,我们正在搞这件事,争取通过“十二五”,我们所有的工作就是缺人,人很多有十几万人,但是人才不足,能够挑大梁、办大事,有创新精神、有自治能力、有事业心,在某一个领域能发挥带头作用,甚至我们叫做帅才,我们缺,在某一个领域有专业水平,能够发挥一流作用,也缺这样的人。总之,人才缺乏问题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或者影响企业进步的最关系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在队伍培养建设方面还要下很大功夫。
主持人:应该说中国重汽这十年发展的成果也是科学发展的结果。马书记您能否用简短地的语言来表述一下您对实现科学发展有何感言?
马纯济:我觉得作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始终坚持决策要正确及时、管理流程科学、经济责任到位,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人才的骨干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员工积极参与,不断地创新发展实现企业的管理提升,这是我们中国重汽特色的科学管理文化,我们不可以简单地去讲自主创新,所谓自主创新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汽车工业而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样的路子来的更科学,发挥作用效率更高、更快,所以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没有走老路,现在看这些年走下来确实是有很深刻的体会,现在我们的国际合作也和过去不同了。外国人淘汰的我们不谈再合作,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我们不谈合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不谈合作,我们要的是科学,要的是进步,要的是世界先进水平,所以我们这个合作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更重要的一个体会是,现在也干了几十年,我们跟国外合作越谈越深刻,越谈越觉得在谈判桌上中国的话语权越来越多,越来越感到与合作朋友又对手变成了朋友,越来越感觉大家是平等的,这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过去谈判的时候基本上是上赶着人家谈,现在有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权、地位和利益格局的安排,这太难得了,所以我们国际合作要抓住现在的机会积极推动,对我们的未来,对我们的产业,对我们的民族重卡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合作非常愉快,而且我们也是借此机会,一方面感谢这些合作的朋友,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借此机会来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