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纳威司达公司成立于1902年,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沃伦维尔,是在纽约上市的500强企业之一。纳威司达是北美最大的商用车和柴油发动机制造商、最大的校车生产商,名列全球500强企业中第202位(2010年《财富》杂志)。目前,在美国,加拿大,印度,墨西哥,巴西以及阿根廷都设有制造工厂,全球员工17200人,在北美地区有900多家经销商和10000多名服务技术人员。

纳威司达
纳威司达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北美及全球卡车、全球客车、发动机业务、零配件业务以及相关汽车金融服务。下辖多家创新公司,提供一流的集成运输解决方案,其子品牌分别有:International®卡车、IC®客车(主要生产高安全级别的校车产品)、Monaco®客车、迈斯福®(Maxxforce®)柴油发动机、Workhorse®商用车底盘等,另有与印度Mahindra公司合资生产的Mahindra®轻型商用车,以及在南美洲收购的MWM®柴油发动机业务。
2010年,纳威司达全球净销售额与总收入为121.45亿美元,其中重卡产品市场占有率在三年内增加9个百分点,达到北美市场份额的24%;校车、特种卡车、中型卡车在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9%、33%、38%,均名列第一。

纳威司达
纳威司达知道什么是关键所在,善于通过倾听、观察,以国际视野结合本地经验,为客户提供可以信赖的交通解决方案。无论是降低物流的成本、还是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或者是设计一款更加节能的房车,纳威司达都有一支优秀的专家团队,凭借一个多世纪之久的智慧和经验,通过更加有创造力地利用现有技术,为今天交通面临的挑战寻找更加有效的解决之道。
International®的全系列中型、重型和超重型卡车通过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和本地专家组成的支持团队服务着世界各地的用户。纳威司达坚持对绝大多数卡车产品的“长头”式设计,这样做的目的绝不是特立独行,而是出于对空气动力学与油耗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多年来的上千次风洞实验结果证明,当货运车辆在65英里/小时(104公里/小时)的速度下行驶时,发动机消耗燃油而产生的动力输出有高达50%的部分被用来克服空气阻力,32%被用来克服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阻力,真正为整个车辆传动系统提供动力的能量仅占18%。由此可见,空气阻力对油耗的影响至关重要,而流线型车身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阻,从而将有限的燃料消耗更多地分配到提供动能方面,因而比在中国常见的平头卡车的燃油效率更高。以International® Prostar产品为例,出色的流线型车身设计使它比同级别竞争车型的燃油经济性提高5.7%以上,成为近年来北美最畅销的货运汽车产品。
作为世界校车生产的领先企业,纳威司达通过一体化的车身、底盘及发动机,满足甚至超过国际上最严格的校车安全标准。为接送孩子们上学或是旅游出行提供最可靠的安全保证。——“你永远不知道校车里是否坐着我们国家未来的总统。”纳威司达与相关政府部门一道,竭尽全力确保车内每一名学生的生命安全,以至于一向以“钢筋铁骨”而著称的悍马SUV与它发生追尾事故时,悍马损失惨重而校车却几乎安然无恙。
纵览世界,无论是在高速公路,还是工地矿井,来自纳威司达的迈斯福®(Maxxforce®)柴油发动机都在努力地工作着。它们为各类设备和车辆提供动力。从2.8L到15L,迈斯福柴油发动机在无数的高速公路、森林、矿井以及城市的街道中忙碌、劳动着,在提供可靠动力的同时致力于减少排放,努力为用户提供真正满足需要的动力解决方案。
纳威司达独创的On-Command® (随心)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无微不致的支持,通过专家、流程和技术全面方案,帮助用户轻松采购车辆、简化车队的维修保养。与此同时,纳威司达还把全球合作伙伴、经销商、系统、服务和零部件供应整合成独一无二的系统,随时为客户的车辆和发动机保驾护航。
纳威司达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中期,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卡车的原型正是纳威司达的K系列卡车产品,该产品及其技术在经历了二战的硝烟后由前苏联辗转进入中国,并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为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2010年9月,纳威司达正式与中国江淮汽车签署合资协议,将在发动机和卡车领域携手合作,纳威司达愿意将北美市场多年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共同分享,同时也为中国用户提供真正能满足实际需要的产品付出更多努力。
面对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偏高等产业现实,纳威司达希望将自己百余年的产品设计经验与享誉美洲的道路运输解决方案与中国分享,与中国企业一道,共同开创商用车及交通运输领域的崭新篇章。
更多信息请登录纳威司达官方网站:https://www.navistar.com;或纳威司达(中国)官方网站:https://china.navi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