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汽依维柯红岩(以下简称新红岩)在北京举行了一场新品发布会,主角就是杰狮。
活动地址选在国家体育馆,《商用汽车新闻》记者通过事后交流得知,花费虽高,但在红岩人看来,在这座代表“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馆里办这场活动值得,他们渴望借此向外界展示新红岩的信心,同时也提振信心。对于红岩人、股东三方、经销商来说,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
新红岩总经理阳树毅在致辞时说道,“中欧专家两年来为开发新产品,克服了许多困难,我对此表示感谢”,最后他说“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发布会上,记者还不时听到:“历时3年开发”、“典型道路整车可靠性试验200万公里”、“驱动桥台架试验50万次”、“上百位专家参与研发”。
之所以对这些话语印象深刻,在于908车型从研发到正式上市过程中的诸多不易。2007年,新红岩成立不久,就传出研发代号为908的车型,从那时起这款产品就广受关注。2008年4月,当时名为“powertech”的重卡在北京国际车展正式亮相,业内人士以为这款产品很快就会面市,毕竟2008年上半年重卡市场正火,合资后的新红岩也急需新品打造卖点,打开公路运输市场,但908车型迟迟未能面市。当2008年年中新红岩面临一些困难时,没有尽快推出新品被视为主要原因之一。
2008年9月,记者在新红岩采访时了解到,从高层到普通员工,红岩人都期待着908车型能尽快上市。即便如此,在新红岩高层看来,“这款产品对新红岩来说意义重大,即使心里着急,也不敢来得半点马虎,避免因匆忙上市而产生一大堆问题。”随后杰狮继续坚持做技术测试,持续改进,再到2009年年初交付用户试用,进而再继续改进,最终3月中旬正式面市。
现在,这些坚持获得良好的反馈。
产品初获认可
发布会结束后,观摩展车时,不少经销商、用户向记者表示对杰狮的第一感觉不错,包括外观、关键零部件、工艺等各方面,都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一个等级。“Cursor发动机、曼的桥,都是很好的配置。”重庆欧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清舫如是认为。甚至有经销商告诉记者,杰狮虽然定位在中高端,但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
“这款车很好,你上去看看就知道了。”在杰狮旁边,阳树毅一直鼓励记者爬上驾驶室去看看,当记者表示不是行家时,他充当起了讲解员。
“驾驶室很宽敞,你看,司机可以从方向盘这边直接走到副驾驶座上,而其他产品的驾驶室,司机要跨着才能过去。你还可以看看内饰做工,很细致。”
“还有一点,杰狮驾驶室的噪声做到了68分贝。”
“听说比同类产品低4分贝?”
“我是搞发动机的,我清楚。一般发动机噪声都在80分贝以上,哪止4分贝的差距?”
记者没问完,阳树毅就被用户拉着去车前合影了。这位广东用户当场订下一辆展车,他告诉记者,原本想买其他产品,但最终看中了杰狮,因为它是在STRALIS的基础上开发的,关键零部件也是原厂匹配。
考验新红岩
作为合资后第一款全新产品,杰狮承载了新红岩的期待。红岩一直以自卸车为主,其销量70%~80%集中在工程车辆、自卸车上,在牵引车市场上一直难有突破。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牵引车市场集中度相当高,没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进入难度很大。
这几年,解放、东风、重汽、陕汽或推新品,或有升级换代产品,惟独红岩,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来源,一直没有新品亮相。杰狮上市,使新红岩有底气来争夺牵引车市场,进而提升销量,扭转市场份额下滑的局面。据了解,下半年红岩还将陆续推出杰狮载货车、自卸车产品。
同时,这也将是对新红岩巨大的考验。杰狮上市后,产能瓶颈消除了吗?如何合理定价?如何进行市场推广?营销网络和服务准备如何?诸多疑问都考验着新红岩。阳树毅告诉记者,今年7月,新红岩的新工厂将投入使用,拥有4万辆的年产能。红岩原来老旧生产线1万辆的产能瓶颈将消除。
同时,新红岩一直在调整营销网络。阳树毅说,2008年,新红岩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对销售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并对经销商进行了能力提升和培训、规范区域市场、拓展终端服务能力、引进了一批微车和乘用车的经销商等。而杰狮的售后服务准备工作在半年前就已开展了。
“今年我们定了2.5万辆的目标,我觉得完全有可能完成。”新红岩高层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