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以生物制品为主体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绝大多数生物制品需要低温方式保存与运输,要求冷链质量更高、标准更严格、操作更规范,冷链也成为生物制品品质保证的关键环节。冷链物流则是指冷藏冷冻物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医药冷链作为冷链物流业的一个分支,特指为满足人们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而进行的冷藏药品实体从生产者到使用者之间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医药冷链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近几年来,医疗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对医药的要求越来越高,医药冷链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顾名思义,冷藏药品是指用于治理、预防疾病的并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冷藏保存的药品,以生物制品为主,即主要指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以及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等一类药品。冷藏药品与普通药品不同,其研制、生产、经价、使用都有特殊的要求,购、销、运、存过程,实施非常规的方式、方法,进行必需的管理,一旦出现疏漏可能导致人体损害和社会危害。如何建设完善可靠、规范管理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全面提升我国冷链冷藏药品的品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冷藏药品的损失,保证质量,已成为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面临的重要课题。
无论是中药还西药,对温度的要求都非常高,GSP对所经营药品的 冷藏储存时温湿度规定是温度:2℃—10℃,生物药剂是 2-8度,相对湿度:45%—75%之间。实际操作时一般是将冷藏温度控制在5度左右。不同性质的药品对储藏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疫苗,必须2-8度储藏和运输(也就是所谓的“次链),化学性质不太稳定、对温度敏感的药品,例如搞生素类粉针剂、部分生物制品等一般需要在0-20度保存(也就是所谓的阴凉条件),性质比较稳定的,例如片剂、胶囊等常温保存(0-30度)即可。
一、中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据中国医药商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冷藏药品约占医药销售总额的25%,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巨大。目前现实中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是由具有药品经营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各自承担,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也仅限于企业自有的冷库、阴凉库和少数冷藏车,受企业经营区域和规模限制,冷链配送范围一般仅为单个省个别几个地区。迄今为止尚无专业从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具有覆盖全国市场配送能力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目前从事冷藏药品运输到载体主要有:带制冷机组的冷藏车,保温材料制备的、加冰袋或冰排降温的被动式保温箱 ;单程在200公里以下的运输方式有三种:(1)经营企业自有冷藏车配送(2)经营企业自有厢式货车运载被动式保温箱配送(3)被动式保温箱委托普通物流公司运输;单程在200公里以上的很少有药品企业使用自购冷藏车运输,一般的做法是,生产或经营企业采用被动式保温箱委托普通物流公司运输。在药品温度检测方面,有的采用冷藏车自备的温度监测设备,由驾驶员监测;有的采用经验证的被动式保温箱,由物流公司承诺在时限内送到收货单位,随意性大,可控程度低;有的在同一批被动式保温箱中随机放置数个温度记录仪,到货后回顾性查验,药品质量根部无法把握。
当然,近年来医药冷链物流并不是停滞不前,还是有所进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冷藏药品经营企业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日渐健全。
各企业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建立了冷链管理相关的可操作的制度(SMP)和程序(SOP),从药品冷链经营质量管理入手,制定涵盖了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养护、出库发货复核、送货等具体操作标准。
2、冷藏药品经营企业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日渐完善。
各企业根据冷藏药品的特性,重视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设置有冷库、阴凉库、常温库、冷藏车、冷藏箱、双路电源(或备用发电机组)等,严格遵守温度要求,确保冷藏药品仓储和运输的安全。
3、国内电商也看到了药品冷链的商机,纷纷加大投入。不论是亏损、高管换人还是政策放开悬而未决,各种“挫折”并未浇灭资本投资“烧钱”医药电商的热情。从2012年的天猫医馆,2013年的阿里健康,到现在百家争鸣的众多医药App电商,据国家食药监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429家企业拥有相关部门发放的《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书》,相比2013年增幅高达21.53%,据不完全统计,14年上半年,发生在医药电商领域的重要融资事件已有7起,融资金额至少在9.7亿元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医药研发和生产环节上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但是储藏和运输环节仍得不到保证,特别是需冷藏药品,经常发生断链的情况,影响最终的使用,而冷藏药品需要以低温方式保存和运输,因此冷链物流已成为保证冷藏药品品质、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公开数据统计,中国药品冷链的覆盖能力约为10%,但据药监部门发现的药品质量问题统计,有将近20%是与冷链有关的,包括仓储保存、运输等方面的问题,目前的中国冷链体系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行业规范、实时监控体系缺位、缺乏完善的追溯机制、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中国医药冷链现状很薄弱。这说明提高医药冷链监管要求,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需求非常紧迫。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1、冷链管理理念落后。
只注重仓储、运输过程的温湿度变化结果管理,忽视了导致温湿度变化的直接、间接因素(如制冷机、库门、冷凝器、电源等)的监管。冷链管理缺乏系统化管理的理念。
2、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目前我国的药品冷链检测还接近于空自状态,约有80%的药品和疫苗是在几乎没有检测的情况下储藏运输的,冷藏药品的全程冷链是一个必然要求,可是由于管理机制等原因,许多需冷藏药品从出厂一直到患者使用的整个链条上,常常出现“断链”现象据悉,我国已有冷链物流能力仅占社会需求量的 20%-30%,许多需冷藏药品由于储存、运输的条件不能满足冷链要求而导致潜在隐患。目前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存在着发展相对滞后、完整独立的冷链体系尚米形成、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第三方介入少等问题。从全国各地的统计情况来看,疫苗的冷链流通环节存在着各种问题不容乐观,存在着重大的事故隐患而冷链物流的滞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制药产业的发展。
3、冷链管理不注重物流过程,可追溯性差。
即使使用冷藏车送货也只能保证到货验收时,验收员直观地了解药品到货时的温度,在途温度无法即时显示、追溯,更无法得到完整、客观的在途温度记录。在途温度的记录和追溯成为冷藏药品流通环节中的空白。
4、冷链环境监管技术落后,缺乏实时监管、实时查询和冷链温度追溯的技术手段。
目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实施尚无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主要依靠的法规标准是2005年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 例》和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流通监仔管理办法》, 现行制度及所采用的温度检测技术手段其冷链环境监管数据是各企业建立在自觉性基础上的“自我求证”的数据,缺乏科学、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监管机制。充其量只能做到根据药品在本企业仓储、运输的温度监测结果,回顾性地判定药品质量合格与否,无法科学地追溯药品在本企业验收入库前的温度状况,更无法获得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出库后的整个冷链储运过程中的客观、可靠的温度数据,即使存在冷链“断链”的事实,也无从知晓。总体来看,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的实施仍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缺乏具有执行力的冷藏药品等药品质量监控体系,冷藏药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
5、冷链物流温度保障存在的问题严重
现实中,部分生产、经营企业药品长途运输采用的是泡沫塑料保温箱加冰袋或冰排的被动降温方式。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箱体内温度波动大,受路途远近、环境温度高低、在途时间长短等客观因素影响,采用这种冷链送货方式,货到签收时药品几乎难以达到规定温度要求。
二、发展医药冷链物流的对策
在巨大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标准,借鉴国外的先进物流技术,弥补自身不足,实现中国冷藏药品乃至整个医药冷链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1、完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
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体系,因此需要从冷链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 整合这个关键问题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患者、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建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平台。整个社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统一建立药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以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价运成本,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先进的全温层配送解决方案,在节约社会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创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日本的冷藏药品的供应链系统已初具规模,管理十分成熟,上游商品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可实现信息共享,而目条形码技术在药品物流行业应用广泛,使物流中心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再加上高自动化程度的储存和拣选设备,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仓库的管理,保证冷藏药品的物流作业高效率的同时还可降低物流成本。
2、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冷藏药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从整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配送服务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作为物流的先进模式,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第三方物流自引入我国以来,在各行各业中发展迅速,这些行业的发展模式对冷藏药品流通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将成为冷藏药品市场开展第三方物流的有利条件。
3、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政府应当制定冷藏药品冷链发展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协会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的运行状况。
4、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
若想迅速提高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水平,首先应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尽快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如运用“RFID冷温度管理系统”及“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RFID技术、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及温度传感技术的有机结合,对疫苗、血液制品等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美国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美国的一家制药集团也将在其供应链上采用RFID电子标签,对其实际效用进行评测。美国早在2002年成立了冷链协会,主要为运输温控货物指定标准化的指导原则。2008年,该协会发布了《冷链质量指标》,涵盖了包括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在内的各行业,用以测试运输、处理和储存易腐货物的企业的可靠性、质量和熟练度,并将为整个易腐货物供应链的认证莫定基础。另外,各国普遍建立了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完善行业管理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经验和方法将为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甚至整个冷链物流业的政策制定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5、制定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人才更是寥寥无儿,已逐步成为制约我国冷藏药品冷链运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协调好从生产、贮藏输到销售各个冷藏作业管理当前,国内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尚乏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的员工甚至管理人员,要维持行业的正常发展,适应国际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及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忽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影响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流通服务质量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重视培养高级物流人才。
三、目前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1、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10-2014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从6750亿元增长至1241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5%。2013年起我国医药市场增速开始放缓,2013年为14.8%,2014年为12.9%左右。2015年1—3月,我国规模以上医药企业主营收入为5819.37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不过,由于人口老龄化、疾病负担能力增强、健康意识提高等多个因素刺激,我国医药市场仍将维持较快增长,2019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2万亿元。在此背景下,医药物流市场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一是医药物流项目投资依然强劲。大型医药企业加快建设城市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提高自身竞争力。如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大型上海物流中心,扩大冷库,购置生物制品级冷藏车和疫苗配送车等专业药品冷藏车。如九州通医药集团投资3.8亿元在武汉东西湖区建设全球最大的单体医药物流中心,建立完善医药物流平台,加强冷库、信息平台等医药冷链基础设施建。二是医药物流加快精益化管理。随着医药流通环节毛利逐步降低,国药物流、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均已开展物流精益化管理,以期达到降本增效、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目的。
2、商贸物流稳中趋升,物流运行利好。
第一,“一带一路”等宏观政策助推物流需求增长,中西部地区以及国际物流需求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将打造连接东西南北的国际大通道,打造全球贸易一体化合作和开放新平台,促进区域间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合作,推动国内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超过20万家,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75万亿元,同比增长39%。
第二,电子商务发展带动物流新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继续深入,特别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电子商务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拓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带动下,电子商务物流需求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电商企业对物流地产的需求更加强劲。为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延伸产业链及价值链,电商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布点,纷纷建立电商物流园区。与此同时,很多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正在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原先物流体系较为薄弱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正在成为发展蓝海,未来前景广阔。
第三,“互联网+”加速发展为物流行业提供创新动力。电商企业与物流行业之间形成基于数据的联动机制,使电商与物流发生化学反应,大幅提高电商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此外,电子商务物流也在推动不同领域的融合发展,不断开拓业务范围。例如阿里巴巴成立的菜鸟网络,海尔日日顺与阿里巴巴、中信银行的合作,物流企业与银行、保险、BAT巨头间的合作,正是电子商务、物流、金融、大数据融合发展,跨界合作的典型。
总的来看,预计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可比增长7%左右,全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5%左右。电商物流、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快消品、食品、医药等商贸物流业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二)政策环境利好,冷藏药品安全与冷链管理受到重视
2005 年,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了经价和接种点应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以保证疫苗的使用质量;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仔管理局公布《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生产经价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低温、冷藏设施设备运输和储存。2008年11月,省级标准《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正式发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冷链药品物流管理即将有规可循而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将有利于我国药品冷链体系的建立,做到行业的整体规划协调,以打造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服务平台。 2009年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政府管理职能作出了明确定位,相关政府部门已着手制定涉及冷藏药品冷链管理国家标准等规范性政策法规。2014年5月28日《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国发〔2015〕24号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2015年5月7日新华社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改变了我国持续十多年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2015年5月6日国务院发布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2015年5月4日浙江省试点慢性病连续处方,7种慢病处方用量可达3个月,减少患者奔波之苦,预计7月施行。阿里巴巴集团已把健康领域的生态建设列为未来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希望将阿里健康打造成为一个覆盖药品、医院、医生、第三方医疗检验机构、医疗保险、健康管理、患者等的生态系统。另外,新版GSP对药品经营企业的仓储温湿度实时检测、冷链物流以及运输等提出了新要求,行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三)冷藏药品冷链物流需求激增
近年来,我国制药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疫苗、血液制品等为代表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发展较快。以疫苗为例,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疫情激发了对我国流感疫苗的需求,2002年消费量不超过500万人份,而2004年则突破了1 500万人份,中央则政2007年和2008年分别投入国家免疫规划专项费用27.2亿元和29.2亿元,相当于2006年的10倍I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有着广阔发展空间。
(四)冷藏药品冷链管理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冷链环境监管技术要求不断提高。
政策导向将使冷藏药品经营企业冷链管理技术日趋专业化,提出了不间断冷链管理的理念,对涉及冷链管理的温湿度监测系统、温湿度调控系统、数据采集记录、温湿度实时监控等提出了更高标准,从冷链管理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冷链管理更科学、更可靠。药品冷链环节分别为固定仓储式冷链管理、移动冷藏车冷链管理和小批零包装式冷链管理。现行的药品仓储冷链监管系统(Room Monitor System,简称:RMS系统)、药品车载冷链监管系统(Vechile Monitor System,简称:VMS系统)和药品小批零冷链监管系统(Package Monitor System,简称:PMS系统),再加上以及企业内部建立集中的企业冷链信息中心(Enterprise cold-chain-Information System,简称:ECS系统)可以实现对上述3个环节冷链系统的监管,实现对整个冷链全程无缝监管,可以有效避免影响全程冷链各环节安全的潜在故障发生时,即时管理和应急处理,避免引起最终的冷链温湿度结果变化,用预警的方式减少冷链事故和损失,这些技术为药品冷链物流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对冷藏车市场的影响
医药冷藏物流,是在医药生产、制造、流通行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医疗保障水平大大提高,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过程要求也逐步提高,我国医药市场发展迅速并且增长潜力巨大。在医药行业火热的背后,医药冷藏物流的市场总需求将高达近百亿元,但目前我国能为客户提供合适的冷藏物流服务的企业却不多。因此,医药冷藏物流领域不失为我国医药物流行业的另一个有效发展空间。冷藏品不好运输和托运,而医药冷链对冷链运输与保存的要求比食品冷链的要求高得多,医药冷链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医药冷链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尚普咨询在《2013-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由于医药药品安全直接关系着民生和社会稳定,同时对我国的物流供应链特别是冷链物流有更高的需求以及高标准。冷链医药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医药冷链物流质量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医疗医药体制的改革,政策的突破,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医药流通模式会发生变革,由此,传统的还是现在定义的现代医药物流都必然会发生变革,现代医药物流向以下趋势变革:物流集中度、物流一体化网络运营程度、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物流信息技术将大幅度提升。同时为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疫苗等冷藏药品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必将促进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随着电商对医药冷链的持续投资,实力雄厚的自建冷链物流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企业冷链系统的安全运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企业冷链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转,但往往冷链药品经营企业并不是专业的制冷系统供应商,对整个制冷系统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技能以及专业化程度并不能完全适应对设备的管理。因此,越来越多的药企会考虑选择第三方物流承担冷链物流业务,以避免自营冷链物流所带来的基础设施、设备、网络及人力上的高投入。专业人士表示,从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以高性能、节能环保的冷藏保温车保证低温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是未来医药生产和经销企业的重要选择。依托具有客观性地位的第三方专业冷链监管服务公司建立的基于互联网的Web平台,将冷藏药品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经营企业中的冷链运行状况实时传送至该第三方专业冷链服务公司,实现相关企业之间信息的实时交互、查询、验证和安全交接等功能,确保药品的全程冷链安全。通过依托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监管服务公司24小时监管服务,实现对企业冷链设施设备维护、系统运行状况托管、冷链系统故障监控、设备应急处理等技术支持,减少冷链系统故障时间,降低冷链灾难。
综上可知,冷链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冷藏药品的内在质量,关乎用药者的安全,是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药品冷藏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物流系统,涉及到多个环节,从工厂到配送中心,从配送中心到省级客户或地区二级配送中心,从省级客户到市级客户再到县级客户,最终到用户,每个环节均需要冷藏,也需要冷链运输,需要冷藏设施与设备,需要冷藏车工具。特别是用于长距离运输的重型药品冷藏车和用于短距离运输的微型、节能、环保、智能、多温控冷藏车将会非常大的发展前景,因为不同类型的药品有不同的保存温度,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就需要一辆冷藏车有不同的温控区域,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输成本。从国家对医药冷链的扶持力度和有关政策看,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第三方专业医药冷链物流是必然去世,再加上老百姓对药品安全的高度重视,笔者相信,多功能智能型药品冷藏车将会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