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点击收起

山东:打造四好农村路

2017-08-24 09:23:28

  随着交通运输部提出“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设总目标,山东省拉开了建设农村公路的大幕。截至2016年年底,山东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23.83万公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9.995%,居全国领先位置。

山东农村公路山东农村公路

  近年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更是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交通扶贫、推进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设“五个一”、管理“五个体系”、养护“五个关键”、运营“五个+”,创新农村公路建管养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进建管养运统筹协调发展,打造了“四好农村路”山东品牌。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东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创新农村公路建管养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建管养运统筹协调发展,农村公路发展速度、网络规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树立了山东农村公路优质品牌。

  目前山东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3.83万公里,占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90%,其中县道2.33万公里、乡道3.24万公里、村道18.26万公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99.995%,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实现了与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有效衔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建·“五个一”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水平

  2006年,山东省基本实现村村通沥青路,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自2011年起,山东省政府在全省启动开展了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力争解决村头“一公里”和村内“一条街”问题。重点消除村际“断头路”,实现村与村的必要通达和每个建制村或社区硬化1至2条穿村公路。经过全省上下5年努力,累计完成74个示范县创建,改造村级公路3.7万公里,投入资金185亿元,其中省补资金58.7亿元,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交通出行条件,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为实现农村公路网化全省覆盖,山东省去年又将剩余县(市、区)全部纳入村级公路网化实施范围,计划到2018年年底,建设改造村级公路1.2万公里,投入资金68.6亿元,其中省补资金21亿元。

  农村公路的发展也推进了交通精准扶贫的发展,助力解决区域“一起走”问题。为推动全省农村公路均衡协调发展,山东省政府自2012年起,先后组织开展了千村公路扶贫、交通精准扶贫、省派第一书记扶贫等一系列行动,累计投入资金48.3亿元,完成1万多个村交通扶贫工作任务,新改建公路11000多公里。这些民生工程的建设,为贫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早日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交通基础条件。临沂市以“一点两区”为重点,高标准规划扶贫道路960公里,目前已完成640公里,贫困地区交通先行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如云蒙湖生态区150公里生态隔离堤道路建成后,群众利用隔离堤道路周边的滞流塘,发展起1000多亩的藕塘和5000多亩的生态渔业养殖场,人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因地制宜开展“户户通”活动,着力解决户前“一米路”问题。按照“财政补一点、银行贷一点、村居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资金方式,山东省组织开展了农村道路“户户通”活动,目前全省已有14市开展了村内次街小巷硬化,累计投入153亿多元,赢得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好评。

  此外,山东省还切实提高建设标准,解决建设水平“一盘棋”问题。山东省要求所有农村公路不得低于四级路标准,一般采用双车道,单车道必须按规定设置错车平台;路面宽不低于4米,沥青混凝土厚不低于4厘米且必须连接碎石类基层,水泥混凝土厚度不低于18厘米;交通安全、绿化、排水、客货运输等配套设施必须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具备条件的路段必须路田分离、路宅分离,穿村路段鼓励开展亮化工程。

  点评:四好农村路”的发展基础在于建设,为了打牢这一发展基础,山东省加大资金投入,进行重点突破,严把质量标准,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的建设水平。

  ·管· “五个体系” 为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建立健全五级管理体系。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全省形成了“省、市两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监管,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和村委会积极参与”的五级管理体制。目前,山东省17市均设有农村公路管理的专门机构,其中10个市设立了县级或副县级农村公路管理处;所有县(市、区)、乡(镇)均设有农村公路管理专兼职机构或部门,其中92%以上的县(市、区)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专门机构、95%以上的乡(镇)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专门部门。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体系。为保障农村公路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山东省人大先后出台了《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山东省公路路政条例》等地方法规;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针对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和管理难度大的实际,相继研究出台了《山东省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办法》等18个规范性文件或规章制度;德州、枣庄等14市制定出台了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其中济南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济南市农村公路条例》,为农村公路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建立健全多元筹融资体系。 “十二五”期以来,山东省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投资达到740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投入超过200亿元。为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保障,各市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全省逐渐探索形成了财政投入、贷款融资、社会捐助、群众筹集、市场运作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路子。特别是去年以来,按照国家、省统一安排部署,山东省启动农村公路政策性贷款融资工作,引导各市利用还款期长、利率低的政策性贷款,破解资金筹措瓶颈,共确定农村公路项目112个、总投资817亿元,申请贷款622亿元。2009 年成品油费税改革以来,山东省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专门用于农村公路管养资金补助。各市也以财政投入为主,积极采取多种方式筹措养护资金,保障了管养工作顺利开展。如济南市每年列支2300万元专门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危桥改造维修;聊城市政府明确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分别按不低于上年度财政收入2%、2.5%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

  建立健全考核奖惩体系。着力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的政府绩效考核、行业综合考评、专项活动等全方位考核体系,切实把行业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一是山东省委将农村公路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各市、县政府也将农村公路纳入年度评价指标一并考核,强化政府主导推进;二是交通运输行业建立了完善的省对市、市对县、县对乡(镇)的农村公路监督考核标准体系,强化了行业部门监管;三是制定出台“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办法和评价标准,建立由42项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形成了覆盖全面、标准规范、奖罚分明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智能化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农村公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借鉴普通国省道管理经验,积极整合路政、公安、安监等部门管理资源,利用农村公路大数据和“互联网+”,建立了农村公路的省级信息管理系统、市级智能管理平台,动态完善“一路一档、一桥一档”空间信息库、属性信息库,做到了建设项目、养护状况、路政巡查等方面的随时监控,大幅提高了农村公路管理效率。

  点评:山东省严格落实部里要求,从五级管理体系入手,在法规制度、融资体系、考核奖惩、智能化管理等各个层面均衡用力,使山东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发展。

  ·养·“五个关键”为构建农村公路长效机制提供坚实保障

  探索形成“五步走”养护机制。“五步走”即:编制规划、专项检测、科学计划、规范实施、综合验收。通过编制区域养护规划,做好预算编制和顶层设计,依据第三方专项检测结果,科学编制年度养护计划,合理安排养护工程,分门别类制定经济适用的措施方案,联合公安、安监等部门实行工程综合验收。

  积极推广多样化养护模式。通过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山东省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运营、物业管理和市场运作四种模式,有力推进了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和专业化进程。一是政府主导、分级养护模式。建立“三分两纳入”养护机制,“三分”即分级管理、分片督导、分离管养,“两纳入”即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将管养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枣庄市“以政府为主导,实现资金、人员、责任、考核、奖惩五个落实”,得到交通运输部充分认可。二是公司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地采取市场化养护、分段承包养护,成立专门的养护中心或养护公司,对辖区内县道和重点乡道实行专业化、公司化养护,有效解决养护人员不足、覆盖率不高、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如诸城市将全市所有农村公路统一纳入管养范围,全面推向市场进行养护管理,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程序确定管养单位;广饶县成立专门的养护中心或养护公司,对辖区内县道和重点乡道实行专业化、公司化养护。三是物业管理模式。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与城乡环卫一体化相结合,实现以机械清扫冲洗为主、人工清扫保洁养护为辅、垃圾定时定点定线收集、绿化带精细化养护的无缝隙一体化保洁养护模式。如金乡县由专业保洁公司负责乡、村道路的日常保洁,每个建制村至少安排1名保洁员,全县已达1500余人。四是市场运作模式。通过拍卖道路桥梁冠名权、两侧绿化用地使用权等方式,搭建筹融资平台,破解养护资金筹集难题。如蒙阴县麻常公路和桃常公路,拍卖公交站点广告经营权用于道路养护;兰陵县尚岩镇转让两条循环样板路绿化用地的使用权,实现了公路、企业共赢发展。

  全力加强管养基层队伍建设。目前,全省拥有县级农村公路专业管理养护人员5200多名,乡镇从事管理养护专(兼)职人员达9300多名,全省养护员总人数已经突破7万人。同时,为提升农村公路管养基层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山东省编制印发《山东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指南》系列丛书,建立了300多人的技术人才专家库,并于去年集中对全省700多名基层骨干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业务培训。

  全面抓好农村公路安全监管。一是建立农村公路安全风险点清单管理制度。对全省农村公路上的固定风险点,实行风险等级综合评估,逐一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二是大力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自2015年起,山东省政府在全省组织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集中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着力构建安防“一张网”。目前,全省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完成县、乡公路安全隐患路段整治2.95万公里,比国家目标要求提前4年完成。据山东省公安机关统计,全省县道、乡道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与往年相比,分别下降10.55%、10.78%和10.57%。三是强化路政巡查和超限超载治理。各级交通运输、公路部门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长效执法联动机制,切实加大农村公路路政巡查和超限超载治理力度,积极构建“源头管、路面查、追踪罚”全程治超体系,加强信息抄告和追踪处理,坚决遏止超限超载车辆进入农村公路,切实保护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

  深入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公路强基础、环境上档次、服务再提升”的目标,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公路综合整治、“畅安舒美”山东路创建等活动,突出公路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和路域环境整治3大主题,全省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农村公路沿线路域环境全面改观,一批美丽乡村路、绿色乡村路应运而生。

  点评:为保护好来之不易的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管理目标,山东省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理念,建管养并重,积极探索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落实管养责任,切实转变管养发展方式。 ·运

  ·运“五个+” 全面促进农村公路快速融合发展

  推进农村公路+客运出行。坚持农村公路建设和运输一体化发展,依托发达完善的农村公路网,山东省先后开展了城乡客运公交化试点、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创建、省定贫困村客运站点建设等一系列活动。一是打造了莱芜市、邹平市等12个城乡客运公交化示范市县,完成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402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里程12133公里,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公交网络;二是每市创建1个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省级安排补助资金5646万元,大力开展客运基础设施、车辆配备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线路集约化改造;三是加强省定贫困村客运站点建设,去年山东省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了1149个省定贫困村客运站点。目前,山东省所有的乡镇通达客车,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8.2%,一半以上的县(市、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达到AAAAA级。

  推进农村公路+物流发展。山东省先后在41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交通物流试点,利用省补资金8230万元,带动区域投资27.5亿元,年发送农副产品和农资1.1亿吨,年营业收入15.3亿元。在此基础上,山东省制定《山东省农村交通物流服务规范》,全面推动农村交通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交易市场型、契约型、专业化第三方和战略联盟四种物流模式。目前,全省县级分拨中心达到61个、乡镇物流站达到701个,农村交通物流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推进农村公路+美丽乡村、旅游及产业发展。 一是推进农村公路与美丽乡村建设充分融合。依托穿村公路建设,形成了布局合理、排水通畅、设施齐全的村内道路网络;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如济南市90%以上乡镇开展了创建文明一条街、文明村、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二是推进农村公路与旅游发展充分融合。加强与景区旅游公路有效衔接,打通通往景区道路网络,推动了乡村旅游业迅猛发展。如农村公路将枣庄峄城万亩枣园与榴园镇万亩石榴园快速连接,生态绿色旅游迅速做大做强。三是推进农村公路与产业发 展充分融合。依托农村公路发展起来的经济带、工业园、开发区、示范园等竞相建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上快车道。如临沂市围绕山区特色,规划建设了特色产业路380多公里,彻底解决了农产品运输难、出售难问题,实现了“山里山外一路牵”。

  山东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建管养任务繁重、资金需求数量较大、管养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下一步,山东省将紧紧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这条主线,继续探索创新思路,尽快修订完善《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推动农村公路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点评:将路与产业融合,才能将路的价值最大化,也才能更好服务老百姓。山东省着力打造的“农村公路+”模式,实现了农村公路这个“平台”效用的最大化,全面促进了农村公路快速融合发展。

作者:PKup 来源:中国交通报
生成海报
长按海报保存到手机,分享。
新闻反馈与咨询
查看更多车型,去精确找车
咨询看车
点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