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寰卫星致力于打造“智能运力大脑”
站在主机厂的角度来看,想要快速成长,除了要摆脱车企固有的封闭式组织架构及思想,拥抱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更要多引入外部“活水”,争取做到“1+1大于2”。这一点,从解放与中寰卫星合资成立鱼快创领车联网公司可以见得,依托各自在商用车与智能网联技术方面的行业优势,全力助推行业技术发展和传统车企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样对于物流公司而言,降本增效的“天花板”也亟需车联网大数据来“捅破”,精准运输场景,链接信息孤岛,实现更高效、更具盈利的运输模式,而这样的落地和诉求已经由深耕行业16年的中寰卫星来实现。
数据最多 行业最大
中寰卫星作为四维图新旗下承载商用车智能网联业务的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车联网开发和运营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尤其在商用车智能网联领域,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运营经验,目前已经与国内前十大商用车主机厂中的9家取得合作,智能网联技术产品服务运营支持的商用车超过150万辆,且每月保持3-5万的增长速度,是商用车前装车联网行业最大平台。
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中寰卫星总经理梁永杰
“我们要核心解决的痛点主要集中在三点:节能、安全、效率。”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中寰卫星总经理梁永杰说到。为此,中寰定位于打造智能运力大脑,形成了四项核心能力:包括智能硬件、车联网、运力大数据、AI算法。
在智能硬件方面,以车载T-box为硬件载体,通过前装融入中寰核心的边缘计算算法及设计,打好基础。
提供车载TBox硬件
在车联网方面,得益于从2014年就进入商用车前装领域,通过6年多时间积累,中寰数据规模已经达到行业独一无二,这点令梁永杰都感叹到:“中寰卫星就像一个宝藏,感觉我就像掘金工人挖到金矿一样”。而要知道梁永杰之前是世纪高通的“掌门人”,那是一家专业的大数据公司。这点也充分佐证中寰卫星车联网数据的前装优势,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数据从精度、维度、质量持续性等方面都可实现更高标准,且会越来越好。
为主机厂打造车联网产品
同样在运力大数据和AI算法层面,中寰从2014年开始跟车厂合作,拥有行业30%以上的沉淀三年以上的数据,中寰数据“营养”价值更高。同时为实现AI与产业、与场景的高效匹配,中寰把车辆专家、物流专家等各个领域的专家知识与中寰数据相结合,把沉淀在专家大脑里的知识和经验变成智能算法,通过积累大量用户使用行为,形成清晰的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推送,同时结合用户核心场景,实现中寰产品可以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运营,进而形成持久的、高粘度的核心竞争力。
中寰卫星副总经理钱春洋
基于此,中寰卫星副总经理钱春洋还补充道:作为行业老兵,中寰拥有核心且清晰的商业模式,第一步要通过车联网前装优势实现获客成本低、效率高的网联化,有效帮助车厂完善生产、销售、服务的可视化,实现智能终端产品及平台开发费用收入。第二步是智能化,在网联化的基础上实现安全共管产品、PCC节油产品等智能化产品落地,让车辆和驾驶员更安全、更节能,让物流公司更多盈利;在夯实第一步、第二步的过程中,“智能运力大脑”的公司愿景也会水到渠成,最终用科技赋能交通物流行业。
比车厂更懂场景 做好赋能者角色
那对于主机厂、对于物流企业,为什么大家都愿意牵手中寰卫星呢?在记者看来,一方面是四维图新的作为图商角色在行业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与中寰卫星自己的定位有关。
中寰卫星智能网联大数据平台
对于主机厂而言,中寰卫星更懂物流场景。一直以来主机厂更多的聚焦点在车辆性能提升层面,而中寰卫星从2004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服务各个物流场景,包括冷链、渣土、物流干线等,做自动化调度也有十多年经验,而且是全国场景下的运营覆盖,不管在业务前端的经验积累,还是真正进入到主机厂内部的链条延展,选择中寰卫星就是选择快车道。其次是中寰卫星场景是跨车厂展开的,真正落地场景的认知和触达面也更宽,更具有竞争力。
中寰卫星PCC预见性巡航
同样对于物流企业而言,中寰不是“引狼入室”的车货匹配。“中寰卫星虽然拥有懂车、懂物流、懂数据的优势,但它并没有控车、控货,也没有想控的概念,中寰是一家物流科技公司,是物流企业的赋能者,目前已经与国内众多大型物流企业展开合作,在钢铁、水泥、煤炭、盐、建材细分运输领域均有领先科技赋能。”梁永杰补充道。
眼下来看,基于车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实践似乎没有边界,但车联网大数据对智慧物流,犹如食材对美味菜肴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当然最终上桌的是什么菜系,还需要时间见证。但中寰卫星已经通过数据不断跨界找寻到行业“开胃小菜”。在这过程中,传统车企和行业独角兽“智变”共舞,它们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坚定的赋能者,中寰卫星不是靠名,是靠对市场的价值而活,所以能够帮助那些车企或者独角兽成功的企业,也必然在未来的生态链和价值链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