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用车市场,提起新能源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纯电动汽车,却往往忽略了颇具市场前景的甲醇汽车。在油价猛涨以及电动车发展遭遇瓶颈的当下,以甲醇为代表的清洁替代燃料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被誉为“甲醇部长”的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曾指出,从国家未来能源发展战略以及我国国内资源储备的客观情况来看,甲醇具备作为替代能源的一切条件。“我们发展替代能源的目的在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更在于解决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因此必须立足于国家资源储备条件。而甲醇就是符合中国资源条件且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燃料。”何光远说。
然而,在甲醇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对其的利用率却明显不高。据了解,如今我国每年的甲醇产能预计有5000万-6000万吨,但产量只有3000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通常在40%-50%.如果将它作为石油的替代燃料,将十分有潜力。
事实上,除原料充足外,甲醇的经济性也比较突出。姚春德指出:“目前甲醇的平均价格为每吨2000多元,柴油则是8000多元,按照实际运行替换30%-40%柴油测算,能节省15%-20%的燃料费用。用户购买甲醇车时多出来的成本,在半年到8个月之间就可收回。”
此外,甲醇在加注方式上也比天然气更加方便。“甲醇与天然气有质的不同,在常温常压下甲醇以液体形式存在,因此加注方式基本与汽油相同,储运等各方面也很方便。而且甲醇站可以按照加油站的模式建造,投入成本相比天然气无疑少了很多。”业内人士表示。
事实上,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进行甲醇汽车的研发和应用,不少省市及企业也积极参与,取得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和宝贵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尽管如此,甲醇燃料目前仍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虽然《车用燃料甲醇》标准早已发布实施,但国家还没有正式将甲醇车纳入管理范畴且缺乏相应标准,因此大家在使用甲醇燃料时还会心存疑虑。其次在国际上,由于美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过后停止了对甲醇的使用,这更让业内加深了对甲醇认知的误区。”姚春德分析说。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政府放开对甲醇的限制。“目前,发改委没有将甲醇纳入能源和燃料的管理范围,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甲醇车无法上工信部目录,更不要说销售甲醇车。因此必须要打破政策上的禁锢,不用管燃料是什么,只要排放能够满足要求,国家就应该放开,如果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甲醇的推广将迎来曙光。”业内人士说。
姚春德也指出,从我国的能源情况来看,甲醇须尽早进入能源市场。他指出,就目前而言,国家没有更有效的办法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加上如今国际局势紧张,无论是南海还是东海的争端,都涉及到能源问题,如果我国能源不能相对独立,那么国家稳定性将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说,将甲醇燃料推到历史舞台是必须要做的事,对未来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了解,目前国家已在山西、浙江和陕西开展了甲醇汽车试点,运行情况良好。除了官方认可的应用试点之外,全国已有22个省在进行甲醇燃料的应用,这为甲醇汽车的推广铺平了道路。除此之外,车企也在积极开展甲醇车的研发,目前陕汽、重汽都已开始了柴油/甲醇混合燃料重卡的开发和试运行。
“陕汽柴油/甲醇混合燃料重卡已经在天津检测中心检测成功,该车已获产品公告。我们推出的这款车型能在纯柴油和甲醇柴油双燃料两种模式下运行,保持与纯柴油车相同的动力性和排放品质,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热负荷,平均百公里节能费用在15%以上。”陕汽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重汽技术中心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在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卡的研发上,我们与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多年的合作,目前重汽双燃料发动机已满足国Ⅳ排放标准,整车也进行了将近3万公里的可靠性试验,车辆正处于申请公告的阶段。”
由于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卡没有真正普及,甲醇汽车目前还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发展过程。“在3万公里路试过程中我们发现,车内的甲醇泵和甲醇滤清器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重汽技术中心负责人表示,甲醇汽车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零部件供应商投入的力度不是很大。另外,近几年这些零部件企业更多关注乘用车市场,涉足商用车领域较少,很多双燃料配件是从乘用车移植而来,因此很多配件的寿命、可靠性并不理想。
“的确,如今甲醇车的稳定性与柴油车还有一定差距。柴油车的零配件相对成熟,很多配件都能保证几万公里不更换,甚至还有部分配件与发动机同寿命。而双燃料发动机的配件,目前还无法做到。”陕汽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因此,该相关负责人认为,甲醇车的发展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正如燃气车在刚起步时的量也不是很大且出现过很多问题,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积累后,行业在慢慢变好和走向成熟,甲醇车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另外,对于车企而言,我们也愿意尝试新的事物,并希望将这种新兴事物做成产业化。”他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