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在山西晋城召开。会议透露,该事故共造成31人死亡、9人失踪。
3月1日14时50分,晋济高速岩后隧道内一辆拉煤车与一辆载有液态甲醇的燃料车追尾相撞,随后引发爆炸和大火。事故共涉及到15辆大货车,其中超过10辆为运煤大货车,爆炸大火引发了货车上的煤炭燃烧,并对救援人员处置造成障碍。直到3月3日下午隧道内大火经过73小时扑救才逐渐熄灭,清障工作于3月5日结束,事故进入善后处理和调查阶段。
事故回放
3月1日,山西省晋城市福安达物流公司驾驶人李建云驾驶重型罐式货车(核载30.6吨,实载29吨甲醇),由北向南行驶至二广高速公路1060公里加900米处岩后隧道路段,进入隧道光线骤然变暗,未及时发现前方车辆排队等候通行,导致进入隧道10米即追尾碰撞前方河南省孟州市汽车运输公司汤天才驾驶的重型罐式货车(核载32吨,实载29.6吨甲醇)。
车辆碰撞后,李建云、汤天才下车查看情况,发现两车卡在一起,并有甲醇泄漏。私下协商后,前方车辆驾驶人汤天才上车驾驶车辆向前移动,两车分开后,再次下车查看情况时发现泄漏的甲醇起火燃烧。
由于岩后隧道入口低、出口高,汤天才驾驶的货车所载甲醇在隧道入口处泄漏燃烧后,火势迅速沿隧道由入口向出口蔓延,先后引燃前方排队等候通行的运煤车,1小时后引发隧道内另一辆拉有液态天然气的车辆爆炸。
危化品运输安全意识与交通安全意识差导致事故发生
据汤天才交代,其所驾驶的车为个人所有,挂靠在河南省孟州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运输公司只收钱不管理,平时的安全教育、管理都流于形式,教育考试交钱签名即可。李建云说,他刚上岗一个月,公司没有专门的安全检查员,平时出行车辆的安全检查全靠自己。
据山西交警总队事故处处长高岭介绍,按规定发生交通拥堵时,大型货车一律靠右行驶,不允许插队、超车,两辆甲醇拉运车都违法变道,驶入隧道左道;交通拥堵时,危化品车辆的安全押运员应该下车在车辆的后方放置三角警示架,以防发生追尾事故。进入隧道,发生交通拥堵,汤天才车上的押运员却躺在车上睡觉,没有下车设置警示标志。
救援措施不到位未能及时预防灾难扩大
隧道烟雾报警器失灵、应急逃生通道关闭、消防水龙头不出水
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全长800米的岩后隧道内没有排风设施,事故发生后,隧道内浓烟滚滚,救援人员戴着防毒面具、氧气罐都呆不了20分钟。
烟雾报警器失灵,没有起到报警作用,一些车辆里的人员没有及时逃离;隧道中间的应急逃生通道关闭,逃生指示不明显,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一片混乱,人员只能从隧道的南北出口逃离,中间的人没来得及逃离。
更为遗憾的是,消防水龙头竟然不出水,消防车辆只能从高速路下边拉水灭火、降温,延误了灭火时间。而事故发生1小时40分后,一辆拉有液态天然气的大型车辆又发生了爆炸,汽车的一半在隧道内被炸飞了50米。
记者调查发现,岩后隧道北口往南5公里处设有一个煤焦管理站。2月28日由于晋城地区降大雪,晋城市区域内高速公路实施交通管制,晋济高速公路因不具备通行条件于当日17时40分封闭。3月1日7时10分晋济高速公路恢复通行,致使运煤车辆集中驶入。因煤焦管理站通行缓慢,导致事故发生路段车辆拥堵,隧道内排队等候有33辆运煤车,最后引燃了车上的煤炭,加重了事故后果。
3月4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吸取山西晋济高速岩后隧道事故的教训,立即排查当前隧道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监管及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应急救援机制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随后山西发布“一刀切”规定,从2014年3月5日零时至2015年3月5日零时,山西境内的高速公路禁止一切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