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柴油机市场曾在2007年时增幅达到峰值,全年销量达到200多万台。其中,轻卡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短途运输和农村汽车 市场的开发,给轻型发动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虽然在当时产销增速快,但我国轻型柴油机技术落后、制造工艺过于粗糙等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趋严,企业虽想改变现状,但苦于现有产品平台升级难,造成轻型柴油机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业内专家认为,与国外柴机油相比,我国轻型柴油机技术相对落后。面临生存问题,企业必须戒骄戒躁,脚踏实地提升自身技术,否则将在严峻的考验中遭受灭顶之灾。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工程师表示,低端轻型柴油机的升级难度非常大。对柴油机来讲,整个排放系统都需要更新。国二升级国三,由于市场监控力不足,很多企业打了个“擦边球”,没有真正花心思做到技术提升,产品勉强能够升级国三标准,但升级国四标准,落后的平台必须更新。如高压共轨技术、后处理技术等。除了产品升级难,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轻卡市场上,很多套牌的轻型柴油机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四标准已经实施,但市场上还有很多国二标准的机器,套牌产品有很多。这种情况下,企业要面对国四挑战,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耗时较长的研发周期。否则在市场竞争激烈、整车厂不断要求降价带来的巨大压力,企业只能维持微利,长期如此企业有可能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灭亡。
一位发动机企业的销售人员表示,阻碍企业发展的还有核心技术的专利问题。每过3~5年,外资企业研发的技术专利会放开,国内企业进行模仿学习。但是在此过程中,国外企业又会加大投入研发新技术,进行新车装用、产品验证、市场投放使用,新产品总能领先占有市场份额,如此恶性循环,国内企业永远处于被动 落后的地位。说到底,企业实力在于研发而非模仿。
轻型发动机市场的现象体现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与惯性思维之间的矛盾,中国发展对世界索取的同时,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业内专家认为,与国外发动机的技术相比,自主品牌制造工艺不达标,原材料低端,购买过期的发动机平台进行国内生产,导致发动机技术始终落后20~30年。而在与国外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暴露出浅尝辄止的问题,只肤浅的学到设计思路、参数,而掌握的也只是高端技术的模仿能力而非整体制造能力。
全柴负责人表示,政府多年来左右摇摆,政策未能及时普及,执行力与监管不到位,造成公信力缺失,而企业的社会性不高,单纯追求利润,怀着侥幸心理, 对社会承担责任不够。政府应加大宣传提高企业、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环保压力也不能只让用户承担,给用户部分补贴,应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宣传部负责人辛建华认为,国家实施全新的排放标准应该提早规划布局,给企业充足的准备时间,保证市场平稳有序地全面切换。 一波三折的国四政策有损政府公信力,让企业有所懈怠,突然严格实施,企业措手不及。此外,油品对发动机的整体性能与排放有很大影响,希望能够尽快解决国四配套设施的问题。面对环保问题,政府必须靠强制手段,才能帮助产业转型。
卡车网与您分享轻型发动机最新动向,了解更多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