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四排放标准的不断深入,关于国四发动机是否达标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关注。如果因为油品与尿素不合格,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或损坏,谁来承担责任?近期,不止一位卡车企业的人士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当这一话题在热烈讨论的时候,一位业内专家提出,企业是否应联合发出一份声明,宣布因油品与尿素质量问题导致的车损,汽车企业概不负责。当然,这只是业内人士说的一些情绪化的话。不过,有些地方确确实实存在油品和尿素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而由此导致的车损该由谁来承担,也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值得探讨的话题。
■无奈只能整车厂与用户担责
对这一问题,记者于近日采访了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文俊。对于国四排放标准的实施,他坚信一定应该是“油到车到”。然而对于不合格油品对发动机造成的损坏,严文俊说:“不合格油品对发动机的损害,从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是,因为油品导致发动机出现损害,很难拿到证据来证明。”
为此,严文俊还举了一个例子,比如饮用水的质量对于人体健康很重要,但是倘若一个人哪天因为饮水而生病了,他可能不能够确切地判定是哪天因为饮用了哪里的水而导致生病。这个例子其实就是在说,对于卡车而言,由于其产品运行的特殊性,尤其是跑长途运输的车辆,由于运输距离较长,加油的地点常常不固定,而现实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国内各地的油品质量有可能不完全统一。
面对这一状况,严文俊告诉记者,油品质量问题导致发动机损害以后,在三包期内,无疑肯定是厂家承担责任。过了三包期,那就是由用户承担。“虽然我知道这可能是由油品导致的损坏,可是我现在拿不出数据来证明,如果做试验,也许要做两三年,而且还不止只针对一辆车做试验,更何况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政府可以拿得出这笔钱以外,其他任何个人和厂家都难以承担,这是社会责任。”严文俊说。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力张小帆也表示,用户买了国四车加不到国四油,或加不到合格尿素,致使发动机零件出现故障,用户不会去找加油站,也不会去指责尿素有问题,最终必然会找销售整车的公司。
也就是说,若国四车因为油品的质量问题,或者加注了不达标尿素而导致发动机损坏,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车企就成为“替罪羊”,而车主也会为此付出代价。
■油品与尿素让人不太放心
对于油品质量,其实一些用户已经意识到各地之间存在差别。金波物流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不同地区加注同样数量的油,油的价格不同,但最终行驶的公里数却相同。这说明,很有可能高价格的柴油质量并没有好于价格相对较低的的油品。
此外,这位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还讲道,由于运营的车辆是进口车,加注的尿素全部使用原厂的,“不敢用市面上的低质尿素,一旦车辆损坏,维修代价太高。”这位负责人直言。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研发部副部长王玉海说,在国四排放标准实施以后,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对油品和尿素进行了调查,主要在江、浙、沪、京、粤、川等地。结果显示,包括一些宣布实施国四排放标准的城市,油品质量也不太乐观。对尿素调查的结果,虽然各地在尿素供应上不存在问题,但是品质不稳定。
全国油品的质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在国内18个省、两个直辖市的672座加油站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4月,有一半左右的加油站提供的是普通柴油,而不是车用柴油,且“国四”车用柴油的供应率仅有9.7%。672座加油站中没有一家加油站提供专用加注尿素设备,仅有2%的加油站供应小包装和桶装产品,18个省的73个地级市的145家大型汽配市场货车企业服务站中,桶装尿素供应率也只有58%。
尽管国家要求2014年年底前国四柴油供应到位,但是卡车企业人士依然提出这样的疑问:谁能保证加到车里的国四油是合格品?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在一些偏远地区,油品质量长期以来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对于那些跑偏远地区的卡车而言,所加的柴油品质得不到保障。
■油品与尿素不达标会导致车损
那么,不达标油品与尿素会对车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据了解,对于采用SCR技术的卡车而言,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整车加装尿素罐。通过加注车用尿素的方法,让其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产生化学反应,致使污染物排放减少。但如果国四车辆加注的尿素不合格,不仅影响国四车辆的排放,而且还会因为不达标尿素中杂质过多而堵塞滤清器、尿素溶液输送管道、喷嘴等,降低SCR系统雾化效果,甚至还会损坏尿素泵。而这些关键零部件往往价格不菲。
当前轻卡采用的国四技术路线大多为EGR,SCR技术被重卡企业所采用。对于EGR技术路线而言,如果油品不达标对发动机的损害是很严重的。据介绍,EGR对燃油中的硫比较敏感,参与燃烧后形成的SOx与水蒸气会形成酸性腐蚀物,会引起发动机内部增加腐蚀磨损,对发动机有比较大的侵害。于SCR系统而言,如果油品不达标(不达标油品的含硫量较高),废气中的硫将会导致催化剂的活性下降,从而达不到国四排放目标。
对于国四排放升级,目前应该还算是过渡阶段,只有油品供应到位,尿素加注站体系完善,真正的国四时代才能到来。否则,就算汽车厂家准备好了国四产品,最终还得当“冤大头”,而最终损害的是用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