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8日-29日,首届中国商用车论坛在湖北十堰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湖北省经信厅、东风公司和十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应变 求变 谋变——共创商用车发展新局面”为主题,共设“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4个主题论坛”,旨在联合能源、交通、信息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讨商用车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商用车高质量发展。其中,在3月29日举办的“全球化发展与供应链安全”主题论坛上,责扬天下副总裁代奕波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是来自责扬天下的代奕波。责扬天下是一家专门在可持续发展和ESG领域进行专业研究咨询的公司,我们应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本土商业机构,今天实际上也非常感谢中汽协邀请我做这样的方向,刚才在座的各位嘉宾谈的都是传统汽车的技术和市场,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商用车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以及这种深刻变革的机遇。我想在这样一个机遇下,肯定很多企业有新的转型路径和战略布局,那在这样的一个态势下,其实我们非常建议能够把这种ESG,实际上就是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因素,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转型思考中来。
因为我们相信这样一个新兴的创新性的战略性思考,也许会为企业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在全球竞争中,发现这样一个新的竞争优势。所以今天其实关于如何通过ESG的加持,来增强中国商用车企业的竞争力,我们这边提出了五个思考,也就是五点基础的能力构建,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能力构建,先从ESG全球合规能力谈起。说起企业的合规管理,大家并不陌生,每个企业都有这样的部门,传统的企业管理,大家更加关注的是贸易议题,甚至有一些商业道德,或者商业贿赂,但是我们发现近年来,从全球来看,已经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一系列和环境社会,或者ESG可持续相关的新的法律法规指令。
那么这些法规指令涉及什么呢,大家了解比较多的是气候、碳减排,同时我们发现有一些新的议题出现,比如说劳工人权、冲突矿产,甚至现在向自然生态领域延伸,有一些企业遇到毁林的合规性要求,这些法律指令要求企业开展相关的管理措施、政策承诺,甚至进行信息披露。这些指令法规的出台,意味着这些管理内容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个资源性选择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要做的强制性要求。
如对车企影响比较大的,包括欧洲气候法案,要求2030年碳排放降低55%,相对于90年的碳排水平,但实际上在去年,我了解到还有一项指令,对很多的OEM,包括商用车企业来说,影响非常大的,叫企业可持续性尽职调查指令,它要求的是欧盟企业,以及在欧盟进行经济活动的非欧盟企业,要开展尽职调查。什么叫尽职调查,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这项法令要求你调查的是你供应链以及跟你有业务合作伙伴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比如用没用童工,有没有强迫劳动,环境污染有没有破坏原始生态,而且要把你调查的流程、结果、数据递交报告,这是一项法律要求,我们看到即使对企业非常熟悉的尽职调查这项基础性概念,ESG概念正在深入地渗透。
面对这种越来越严苛的,趋严的ESG法律法规合规性要求,我们认为企业面向这些议题,应该树立的是一种积极性合规的意识,不是等这些议题变成法律法规的时候再去关注,因为我认为那个时候可能企业要面临更多的合规性风险,或者管理的成本。比如说我们看到即使是关于碳这项议题,美国提出针对2023年新款卡车和后续车型的减排计划,要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1/3,这是计划,还没成为法令,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有中国的商用车企业想出海美国,在我们的合规管理中,就要把这一项纳入进来。
这些合规的前瞻性预判信息来源是哪儿呢?以前我们习惯于看政府网站,监管机构的发布信息,实际上现在有了ESG可持续发展这项概念,我建议更多的企业应该关注我们利益相关方的一些诉求,比如说研究机构,尤其是评级机构,因为他们的这种研究会促成很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提前出台,那么包括我们看到的现在汽车行业,正在跟其他行业进行融合,比如说汽车加ACT,汽车加能源,这个就意味着很多在传统汽车领域我们关注不到的议题,现在可能对车企也是一种合规性要求。
比如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数据责任问题,以前汽车企业从来不谈论数据责任,所以这样的话,我们认为对于这种全球合规能力的建立,我们在时间上,要未雨绸缪,在标准上要不局限于底线要求,这样避免我们很多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可能万事俱备,发现欠的东风就是ESG上面提出的限制性条件,这个是第一个能力。
第二个能力就是低碳供应链资源布局能力。在这些报道中看到很多大的商用车企业,纷纷推出了碳中和目标,包括我们刚才专家提出的沃尔沃集团,2040年整个价值链中和,这些企业中和目标的实现,如何形成呢?一方面对于汽车企业的排放有三个排放源,第一个是自身的生产运营;第二个是来自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第三个是使用环节,自身生产运营我们的话语权很大,通过建立绿色工厂、零碳工厂,是可以显著降碳的,对于使用环节,我们电气化的深度推进,通过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的提升,也是一条清晰的路径,但是供应链减排非常有挑战。因为我们看到有一家机构,叫全球环境信息中心CDP,他的研究表明,一家公司的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他自身运营的11.4倍,由此可见,一家车企要宣称整个价值链的碳中和,意味着他必须在这个供应链的环节加大减排的进程和力度,就是他想生产出一款零碳产品,必须供应链提供的原材料是零碳属性才可以。
因此我们认为,商用车企业要在气候变化,或者说电气化方面取得领先地位,必须具备强有力的供应链这种低碳资源的布局能力。我们可以想象在未来,低碳钢、低碳铝可能成为我们商用车企业的一个紧缺资源。所以说我不知道,比如在座的商用车企业,咱们知不知道,中国有能力,比如说供应低碳钢的这些企业,比如说宝钢、武钢,他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批量市场化,以市场化价格供应零碳钢,我们什么时候开始采购,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从ESG的角度,我其实不是一个汽车专家,但是这是我从ESG的角度,我们能够想象到的一个问题和挑战。
供应链的低碳资源,除了采购低碳原材料,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对于可回收材料的使用,包括整车利用,我们看到去年工信部有一个EPR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试点,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企业纷纷参与,为什么呢?是因为如果使用这种回收的原材料的话,进行生产,他的这个降碳的效益非常显著,那也就是说,企业可以从这种节约型、循环型生产中获益,对于这种具有ESG稀缺性的资源,如果不能尽早布局,对于企业来说将面临更高的减碳成本,甚至供应链断供的风险。
第三个能力,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供应链尽责管理能力。因为刚才我一直在讲碳,其实作为商用车企业,想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其实还要对更多所谓的ESG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就是刚才我说的劳工问题,那么这种管理,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溯源管理来实现,其实提到供应链溯源,我觉得咱们车企肯定很熟悉,区块链技术的使用现在已非常广泛了,可以增强透明度和韧性,这里面的透明和韧性,还包括ESG因素的透明和韧性。因为我们看到有一些大的企业,包括刚才我提到的沃尔沃和戴姆勒卡车等等,他们正在用区块链技术,去定位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包括钢、铝、电池、塑料、玻璃等等。这种溯源其实就可以看出来,原材料的生产过程到底有没有创造正向价值,或者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溯源技术实际上正在帮助企业构建供应链环节的尽责管理能力,这个大家回想一下,刚才我说的合规能力,其实尽责管理能力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全球ESG合规性的要求。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溯源管理的方法,开展这个供应链上面的强迫劳动的溯源尽责管理,因为欧洲去年也是明确提出一个法律法规,就是关于在欧盟市场,禁止使用强迫劳动制造产品的条例,这个也是成为法律法规的要求。所以我们认为一个企业,包括咱们商用车企业的高水平供应链ESG溯源能力,可以有效减少由于ESG风险管理带来的漏洞,以及影响供应链稳定性的事件发生。
第四个能力是供应链ESG协同能力。溯源都溯完了,我知道谁是我的供应商了,一直到源头矿山,你怎么管理它呢?对于汽车企业,我觉得挑战真的很大,因为我们的供应链非常冗长,有三到八级,每辆车有数万个零部件,上百万个业务的交叉,所以说对于一个整车厂,我们提出要求要超越一级供应商,管理到我们的源头矿山采矿工。而且你管理的是什么,不是产品和价格,你要管理它的环境和社会绩效。挑战非常大,这是一项新的任务,所以对于整车厂来讲,如果处于下游的供应商,其实本身也是一个大的客户,就要来构建一套能够从你的一级供应商,一直到N级供应商,对环境、社会绩效进行监管的ESG协同工作机制,就是意味着每一层级的供应链、供应商,你均以一个客户的身份,要求你的下一级供应商,进行ESG相关风险的管理。
这样的话,通过一种传导机制,理想的状态是让这个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都入局ESG管理,那么目前这样一种机制,在这种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关的议题管理上,正在初显成效,所以这里面我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这个就是全球的这些知名OEM,包括戴姆勒卡车、斯堪尼亚、沃尔沃集团在内的多家车企,他们发起了一个汽车行业可持续供应链项目叫Drive Sustainability,他们为什么发起这样的项目,他们希望这些OEM能够建立一个有关ESG议题一致的标准、共同的管理方法和评估工具,这里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工具叫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问卷,就是SAQ问卷,通过这样一个工具方法,来作为供应商筛选和准入的一个手段工具。
并且不仅在他的一级供应商中使用,还要求他传导给他的下一级供应商,直至整个供应链,我们责扬天下从2018年起,就作为这样一个网络,在中国的一个协调方来推进。我们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也是大量接触了整车厂和供应商,那么我们发现一提到ESG可持续发展,大家对这个概念很难有清晰的界定和表达,但是提到SAQ问卷,好多企业说我都知道,都填过,很多OEM向我们要这样的问卷。所以我们看到以前可以说这个Drive Sustainability网络没有中国企业的logo,大家可以发现,目前我们加入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包括长城汽车,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正在选择这种机制,来开启他的供应链,ESG协同能力管理的一个机制搭建。所以在这里面,我们也建议更多的商用车企业,能够借助这样类似的方法,能够贯穿或者说打通整个供应链条的ESG风险的管理机制。
最后一个能力就是产品服务的ESG溢价能力。对于企业做ESG这个事,我们最终理想的状态,就是希望企业因为ESG管理得好,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回报,就是说客户愿意付更高的价格,来买我们的产品,或者说客户在进行筛选的时候,它纳入到了一个考量因素,是跟ESG有关的,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商用车企业需要向包括用户在内的多个利益相关方,甚至监管者、行业协会,来展示我们的这种技术创新和产品价值。但是我这里面想强调的,这个所谓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价值一定要跟这种ESG因素驱动建立关联,这样的话我们的这种创新能力,和产品价值的差异性,才有可能被更好地突显,比如说我们通过这种产品的技术升级,创造更安全的交通环境,其实汽车的安全技术,这是一个传统,可能是很多车企的强项和重金研发投入的领域,我们从ESG的角度考虑,是不是安全只为驾乘人员,这里面的安全可以拓展到所有的道路参与者。
甚至说这种安全我们还考虑到这个设备生产出来了之后,它的操控者、使用者,比如说是司机,他的工作环境能不能更加安全,还有比如说我们关于碳这块,可以通过我们的产品服务帮助客户减少碳足迹,支持客户因为用我们的产品,所以他的碳中和目标可以实现,甚至我们可以承诺,有能力帮助客户向这种脱碳运输完全转型的领导者,比如物流企业,那么当然了,这里面这种产品服务的能力提升,还要展示其最终结果的实现不是各自努力的结果,也要展示我们联动其他利益相关方汇聚资源的能力,比如说共同来解决为新能源商用车安装和运营高性能充电网络的能力。
我们看到具备这种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还有机会和极大可能性赢得投资者的青睐,因为我们看到过去几年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一些行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ESG作为投资标的,或者说是股票购买的一个重要考量,而且他们也愿意为ESG表现好的企业,多付出一些投资,或者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
上述就是我对这五个能力构建的解读,最后整体我的小结是这样的,我们也建议更多的商用车企业,能够以ESG为锚点,把ESG的方法学,或者管理模式和企业的运营进行整合。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认为ESG全球合规能力是一个底层架构,在这个合规能力构建的基础上,能够加强我们在低碳供应链的布局能力,供应链尽责管理能力,以及供应链ESG协同能力方面的建设,那最终能够形成领导最希望看到的产品服务的溢价能力。从目前来看,我认为这种新兴的管理能力,也就是ESG相关的这些管理能力,可以激发我们企业本身在传统的研发、采购、风控、人才乃至品牌多个方面的价值创造能力。
所以我们今天的分享也是希望未来更多的商用车企业,在思考商业模式转型过程中,能够把ESG和技术、市场、出口、贸易放到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希望更多中国商用车企业借助ESG的底层逻辑和思维方式,在全球化竞争中赢得更多竞争优势,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