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提法不当 实施更难
2012年2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简称“‘汽车三包’二稿”),“汽车三包”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线,“汽车三包”对行业整顿有效性以及“三包”标准设定的问题也引发了各方的激烈争论。针对这一问题,陈老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首先“汽车三包”的说法是值得各方商榷的。就出口而言,如果提到“三包”就会使自身产品的形象大打折扣,就相当于给对方一个信号:我们的产品会出现问题。这对汽车产品出口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借助“第三方鉴定机构”处理消费争议也是很难有效实施的。因为我国第三方鉴定机构科学鉴定的技术条件与实际能力,以及认证水平与国际标准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这样的前提下,鉴定所得的结果也许只能是敷衍了事,难以实现公正公平进而平定争端。
再次,汽车是技术产品,是各个零部件协作的组合体,表象的故障会由多种原因引发,零部件之间的故障关联和故障转移也十分复杂,目前的检测技术难以精准定位,所以责任方的确定也存在实施困难。就比如发动机出现故障也许不是因为发动机自身的质量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油品质量或者其他协作部件的拖累等。谈到这里,陈老先生提到了汽车自动启停系统的应用实例,之前,当这项技术被广泛推崇并被欧洲定为汽车标配很久之后,大家才发现这项既省油又环保的技术会使轴瓦故障率大大提升,这样如果归咎到轴瓦质量问题上就不太公平了。因此很多故障源的认定需要技术的支持和时间的考验。
因此陈老先生认为,现在我们更应该集中精力做的是加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去保证产品质量,而非高成本大投入的去追究一个或许根本不科学的责任归属。
轮胎质量安全必须大力保障
谈到今年两会人大代表关于“加强轮胎质量安全”的提案,陈老表示非常赞同:“有很大比例的安全事故是轮胎引发的。”所以轮胎的质量安全必须大力去保障,对轮胎商要加大管理和制裁力度。
此外,陈老认为,轮胎的质量安全应该依靠创新技术去实现。比如在轮胎上安装传感器,车内设置显示屏,从而将轮胎的工作状态以直观的形式反馈给驾驶者,从而有效减免轮胎故障,保障行车安全。另外,轮胎降噪和防滑的兼顾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技术去实现。
美“双反”是保护主义 但零部件外贸形势好于其他行业
再次谈起美国“双反”,陈老直言,这是保护主义。
因为美国当局执政必须要做的两件事,就是控制失业率和控制物价从而保证国民幸福指数,而这两项工作指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国内汽车等工业的“制造业回归”去实现,因此抵制“中国制造”也是必然的。
但是刚刚“百奇”走访归来,陈老介绍,就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相对服装、制鞋、玩具等工业类别而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受波及的程度还不算严重,企业外贸形势也比想象中乐观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