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京国际车展,还有什么车展需启用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的全部主附展馆?答案是汽车用品展。
2012年2月15日,当走进第14届中国汽车用品暨改装汽车展览会现场的时候,记者着实有些惊讶。这届汽车用品展,居然招来了全球6000家汽车后市场厂家,带来了20万种展品,占用了2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用品展。
汽车用品何以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汽车用品市场的商机到底有多大?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汽车用品与改装技术中心发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汽车用品市场总量达到4300亿元,汽车用品行业经销企业超过10万多家,2012年汽车用品市场总量预计将突破5500亿元。”
5000亿级的市场规模,谁能不心动?在巨大商机的吸引下,国内外汽车用品企业各施绝技,分羹夺食。拨开繁荣的表象,我们还可以看到,汽车用品低价竞争愈演愈烈,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当前我国亟待规范的汽车用品市场就这样“野蛮生长”着。
发展迅猛待调整
汽车用品是指应用于汽车改装、汽车美容、汽车装饰等的汽车零配件及相关产品。汽车用品种类繁多,大概可以分为汽车装饰用品、汽车电子用品、汽车美容用品、汽车养护用品、汽车改装用品、汽车安全用品、汽车维修工具等。
“一辆新车,如果它的售价是50万元,那它使用过程中在后市场的花费,绝对不止50万元。”韩国三星机电车载电子有限公司中国江西事业部经理张卫告诉记者,中国每年销售新车1800万辆,每卖出一辆车都可以带动几乎与其售价相等或者多于其售价的后市场消费,包括日常的维修、保养、服务以及所需零配件和相关用品。所以,汽车用品市场的潜力可想而知。
汽车用品市场的迅猛发展,让市场竞争加剧,利润减少,需要进行调整。北京雷诺光电商贸中心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尽管中国新车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汽车保有量也超过1亿辆,但就车灯改装而言,近两年发展不如前几年,利润也比以前降低了。
深圳正鼎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影音娱乐导航系统,该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宁向利认为:“前几年,随着汽车销量的激增,行业内各商家都获得了大量机会。但是从去年开始,新车销量增速放缓,汽车后市场正进入调整期。”
外资抢滩求升级
在汽车用品展现场,记者看到了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展会汇聚了在华发展的最全面的国际知名品牌,包括纵天、魔锐、JB、魔术师、速特99、力魔、尼尔森、真巧手、美标、爱车宝、寰球窗膜、琥珀光学、龙膜、欧芭、迪斯尼、艾乐途、3M、史努比、伞兵等近3000余种。
最典型的当属汽车贴膜馆,完全成为国外品牌的天下。3M的强势地位自不必说。来自韩国的恩迪福斯,自2000年进入中国,如今的贴膜产品销售额已超过1亿元。去年刚刚进入中国的美国贴膜品牌翡翠光学,现在的销售额也超过了100万元。近年来,中国贴膜市场的快速增长,吸引外资积极涌入。恩迪福斯薄膜(上海)有限公司的一位经理表示:“汽车贴膜市场还远未饱和,增长空间很大。”
外资汽车用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竞争加剧,必然导致利润降低。一家外国贴膜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低档汽车膜已经没有利润可言了,中档膜也在大众化,只有高档膜还有较好的利润。因此,外资企业都希望中国汽车用品市场能够升级,能够更快地接受来自国外的高端产品。
外资的大量涌入,必然挤占本土汽车用品企业的市场空间。北京雷诺光电商贸中心的业务经理表示,企业目前遇到的困难是渠道不广、推广不利、产品优势不明显。必须要想办法提升产品品质,拓宽渠道,并进行有效推广,才能赢得市场竞争。
鱼龙混杂需规范
参观完汽车用品展后,记者感觉大多数汽车用品企业规模都不大,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这就给假冒伪劣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汽车用品市场目前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乱”,恶性价格战不断,伪劣产品随处可见,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美国龟博士太阳膜(中国)运营总部韩振涛经理对记者说:“目前汽车贴膜市场最大的问题是行业不规范,没有国家标准,没有门槛,谁都可以进。而且假冒伪劣商品多,鱼龙混杂,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企业都无法应对,打官司的精力都耗不起。”
在我国汽车后市场,常常发生“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假冒伪劣已成为顽疾。
深圳一家汽车养护用品公司的负责人指出,随着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整体上涨,产品成本随之增加,打价格战只会牺牲产品的质量。
业内专家建议,汽车用品企业要走出价格战的怪圈,必须树立起品牌,靠品质说话。政府、企业应该携手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让汽车用品市场回归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不再“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