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2季度,安徽省质监局组织对滤清器产品开展省级监督抽查,在蚌埠、合肥、芜湖市三市抽取样品60组,经检验合格51组,抽样合格率为85%。其中在蚌埠抽取样品57组,合格49组,蚌埠市抽样合格率86%。不合格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原始滤清效率、密封性试验2个项目。
据质监部门介绍,滤清器原本是通过对有害杂质的滤清,使发动机能够在各种工况下正常工作,并能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而原始滤清效率不合格的产品使用时则不能将对发动机有害的灰尘杂质进行有效滤除,会造成机动车的发动机早期磨损,减少使用寿命,危害发动机甚至酿成事故。此次抽查发现,该项共有7组样品不合格,涉及蚌埠市正固滤清器有限公司、蚌埠市盛发滤清器厂、蚌埠市中远滤清器厂、蚌埠市大成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
导致不合格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用于制造滤清器的主要原材料滤纸的质量不好,孔径过大、厚薄不均,或者滤纸的折数过少、折宽过小,不能起到应有的过滤作用,或者滤纸的强度太低,经过一定流量的空气作用后产生破裂,滤清效率大幅降低。二是生产中的胶粘工艺没有掌握好,或胶粘剂本身质量不好,使得滤纸与端盖间不能保持密封状态从而使灰尘从缝隙里流过。滤纸的选择和加工工艺、滤纸胶粘工艺是滤清器生产流程中的两个关键质量控制点。有些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购较便宜的不合格的滤纸和胶粘剂,或粘合时间短、刷胶过少或不均匀等等,都会造成原始滤清效率不合格。
另外,2组柴油滤清器纸质滤芯的产品密封性试验项目不合格,造成该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是产品密封不严,或滤纸与端盖间有隙缝。这样的产品如果装配好成了滤清器总成后,虽然原始阻力可能合格,但原始滤清效率项目则肯定不合格,造成的危害同原始滤清效率不合格的产品一样。
质监部门提醒,购买、换装滤清器时要索取发票、产品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和质量三包的凭证等,以了解产品质量状况和出现质量问题时退货、保修或投诉之用。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