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国内一些重要行业龙头企业陆续被外资收购,外资资本渗透已经从大型企业转向一些中小零部件企业,外资大量入侵正在威胁自主品牌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遭遇资本威胁。“一旦跨国公司产品开发成功投入中国市场,”该人士悲观分析,“原来与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一起成长的配套零部件企业又将死去一批。
“Unione di Banche Italiane S.c.p.a.(简称UBI,意大利意联银行)正在受客户委托,在中国寻找轮胎收购和合资对象,市场调研发现大大小小的轮胎企业都已经与国外合资或者被收购。”一位业内朋友告知记者。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外资跨国公司已经几乎全面收购国内轿车用半钢胎企业并占据了近80%的产量份额。
近年来,国内一些重要行业龙头企业陆续被外资收购,外资资本渗透已经从大型企业转向一些中小零部件企业,外资大量入侵正在威胁自主品牌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遭遇资本威胁。
跨国企业谋算自主品牌配套
“现在跨国公司都在准备进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配套,他们正在研制低端产业,凭借出色的价格和综合技术等方面,对中国原有低端配件肯定形成巨大冲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透露。
据了解,世界零部件配件巨头德尔福、博世、大陆和电装都有这样的计划,并着重研发低成本、价格便宜和使用性强的产品来吸引自主品牌汽车企业。
据透露,这部分企业研发为全球产品开发平台,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研发和生产,研发的新产品在企业内部称为经济型产品,与以往的高端产品区分,预计价格将稍稍高于国内目前的低端产品价格,但在技术和质量上比国内配件要高,“这很具杀伤力”。
分析人士认为,以前跨国零部件生产企业认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没有规模,产品低端,对价格敏感,现在中国汽车市场这么庞大,出口数量增加,跨国巨头开始重新审视自主品牌对于他们发展的重要性。
“一旦跨国公司产品开发成功投入中国市场,”该人士悲观分析,“原来与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一起成长的配套零部件企业又将死去一批。”
此外,外国零部件杀伤力体现在其技术垄断性上。“现在汽车配套都谈模块,一旦一个部位使用这个企业配件,整个部位必须全部使用该企业的,其他企业无法与之配套,这些都是上游高端技术产品,国内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无法做到这一点。”该人士这样分析。
列强瓜分轮胎制造业
跨国巨头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反映在他们对中国投资的行动上,轮胎产业最为明显。截至目前,世界轮胎巨头已经悉数落户上海。据最新消息,世界500强德国大陆集团在华第一家工厂、投资约1.85亿欧元的马牌轮胎工厂,在选址通过环评之后现已进入建设的筹备阶段。
与此同时,其他轮胎厂家相继行动。美国固特异轮胎与橡胶公司宣布启动近5亿美元作为初期投资,建成将采用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设备的新工厂;意大利工程轮胎制造商MAI集团收购了山东金宇轮胎有限公司,以支持MAI集团亚洲市场开发的策略;罗地亚公司宣布计划在中国青岛建设第二座世界级规模的白炭黑厂,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环保型轮胎产品的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了国内汽车业对零部件的大量需求之外,随着原材料全球普遍上涨,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新厂设备先进以及国内良好的投资环境等因素都是跨国轮胎公司纷纷加大中国投资的原因。
观察人士担心,截至2007年底,外资跨国公司已经几乎全面收购国内轿车用半钢胎企业并占据了近80%的产量份额,外资的进入将加速自主品牌市场萎缩。
跨国企业狂吞零部件行业
近年来跨国企业在中国已经显露出“贪吃蛇”势头,中国零部件企业生存状况岌岌可危。2004年8月,国内最大的柴油燃油喷射系统厂商无锡威孚被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国博世公司收购,外方控股67%。此外,德国博世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覆盖全国的规模化零部件分销网,在中国已拥有153家售后维修服务站。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在华迄今已设立了13家独资和合资企业、一个技术中心和一家培训中心,总投资达4亿多美元。在中国的业务总销售额近5亿美元。在华企业1/3的产品用于出口。
美国伟世通(Visteon)公司在中国成立了5家合资企业,专门生产汽车零部件,其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于1994年设立了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世界排名第四位的汽车配件供应商日本电装公司也已在中国天津、烟台、重庆等地开设多家独资、合资企业,将其火花塞、雨刷器的摇臂、翻新件等产品在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全面推开。
据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近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点企业,一批龙头企业如潍坊柴油机厂、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等被跨国公司紧紧盯住。其中,世界著名的变速箱巨头德国的“ZF”公司正在谋求控股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
在外资垄断势力和国内整车厂年年压低采购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兼并重组是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本土零部件企业数量过多、规模过小、自主开发能力差的痼疾依然严重。这一点在百强企业的收入上也得到了明显的印证。2005年,国内零部件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不到世界百强企业的1/1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沈宁吾表示:“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整合兼并是一个很难操作的复杂课题,在国内的汽配龙头企业中,称得上‘强大’的极少,现在走跨地区联合重组之路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