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滤清器行业将会有大的发展,据预测,到‘十一五’末,各类车用滤清器产量达到10亿套,其中国内销售5.7亿套,出口4.3亿套。
“三滤”产品属汽车易耗部件,因而维修市场对滤清器的需求量将会逐渐加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约有2/3的滤清器产品是面向维修市场。但国内大部份依靠维修市场的中小生产企业为什么感觉维修市场难做呢?
笔者认为:一是,“滤清器行业具有资金壁垒和规模壁垒低的特征,故而低水平重复建设愈演愈烈,配件市场产品出现参差不齐的局面,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售后市场。”使很多企业陷入市场恶性竞争的旋涡不能自拔。
二是,国际上研发能力极强的滤清器跨国公司如欧洲的曼·胡默尔、马勒,美国的弗列加、唐纳森等公司已经在国内投资建厂,他们不仅具有成熟的滤清器设计和制造技术,而且能够进行先期开发。但是国内中小滤清器企业目前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基本上是模仿,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难以介入主机的前期开发。这也使得滤清器生产厂在与主机进行产品配套或维修市场争夺时竞争无力。
三是,2008年,在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市场供给不断增强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钢材等原材料市场价格一路高涨,中小滤清器企业
面临两面夹击的处境,成本加大,利润削减,市场风险加大。
四是、维修商占利过大,中国维修市场滤清器销售路线同国外不同,国外较发达国家滤清器销售路线为:生产商----易损件经销商----车主---修理商。从流程看车主到经销商那买滤清器就同目前我们到超市去选购日常生活用品一样,每个人会根据自身的各方面条件来选购自然包括厂商经常的宣传及自身使用的惯例。选购或指定维修商更换,可见他们的车主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知识性。
而国内滤清器销售路线呢:生产商----经销商----维修商-----车主(终端消费者),这个路线一排大家就可看到我们的终端消费者是根据维修商指定的产品来使用的,经销商只要保证产品不出大的问题、小毛病比如轻微漏油能更换和赔油就行了,剩下的就是其它关系的处理了。由于滤清器所产生的问题是个慢性病一般不易马上体现出来,如差的机油滤清器只要旁通阀能积时打开就不会使发动机出现大的问题只能使它产生早期磨损。
加之国内除配套主机厂要求检测外、维修市场还未制定检测认证准入制,这就使得国内维修市场鱼目混珠、质量参差不齐使得一些企业认为很难搞。在价格和利润上修理商占去了绝大部分,如一只出厂价4.6元的滤清器经销商加20%以5元左右给修理商他便加价100%以10元卖给客户,这样的分配比例在国外是不存在的!综上所述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水平的提高,质高价优的产品一定会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