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点击收起

威孚高科:汽车核心零部件国内领军者

2009-07-01 08:48:08

  6月的无锡已是骄阳似火,走在无锡市人民西路上,远远就能看到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耸的厂房。

  “全球金融风暴使中国的汽车行业仿佛坐上了过山车,从高峰落至低谷,短时间内又冲上顶峰。”威孚公司董事长王伟良告诉笔者,“大半年的时间,我们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寒,同时又体验了井喷的市场需求,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2008年8月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中国的汽车市场在超高速运行6年之后突然紧急刹车,出现了近几年来少有的汽车销量同比负增长的状况,低迷的车市让各大主机厂装机容量迅速下滑,产能严重放空,油泵行业产销量锐减。

  情况从2009年2月开始出现转机,随着国家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起效,威孚公司产量明显回升,到今年4月份一度达到历史最大产能,总泵月产超11万台。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作为我国汽车零部件油泵油嘴领军企业,威孚遇到了挑战同时也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如何在经济危机“寒冬”中不冬眠,寻找机遇迎难而上,如何在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中,在“井喷”的市场环境下,针对国三标准实施后的需求转变,把握时机调整产品结构,觅得商机?面对笔者的疑问,王伟良用一种平和的语调和机敏的言辞讲述企业的发展和目标。

  技术创新造就今日威孚

  “我们是从一个技工学校转型成企业的,当时技校的员工整体素质比别的企业要高得多。”王伟良十分自信地告诉笔者。近年来,威孚先后荣获了“中国企业五百强”、“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中国机械行业百强企业”、“中国工业经济先锋示范企业”。

  2008年10月,在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和中国工业报社共同举办的中国内燃机工业百年发展高峰论坛上,威孚一举夺得了“中国内燃机工业百年成就奖”。正如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给威孚50周年庆典的贺信中写道:“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年的创业历程,它反映了中国内燃机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依附到自主的发展历程。如今威孚已成为国内柴油机喷射系统的较大生产商,并拥有雄厚的研发力量、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为中国内燃机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打开威孚发展的历史画卷,威孚创业的往事历历在目。早在51年前,1958年4月1日,也就是威孚成立的当年就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副喷油嘴偶件,打破了国内燃油系统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秉承“艰苦创业、严细求实、赶超一流”的企业精神,历经半个世纪的创业发展,经过“一次创业配农机、二次创业上汽车、三次创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威孚由建厂初期的71万元资产的校办工厂,发展到目前拥有总资产51亿元的业绩优良的A、B股上市公司。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在燃油喷射产品行业的崛起。”王伟良说,改革开放初期,工厂确立了“油泵上汽车”的发展战略决策,实施了产品结构调整等重大举措,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完成了产品的战略转型,威孚人称之为“二次创业”。

  进入21世纪,威孚面对经济全球化后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的巨大压力和地域经济优势逐步减弱的残酷现实,实施“创新工程”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把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在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加快了和国际先进企业合资合作的步伐,提出了“建设和谐威孚、跻身国际优秀企业行列”,实施第三次创业的设想。

  2007年,威孚励精图治,贯彻“发展思路与世界前沿同步、技术水平与世界发展同步、产品质量与世界标准同步、人才资源与世界要求同步、经营管理与世界水平同步的方针,产销各类多缸喷油泵总成131万台,锡字牌油泵油嘴产品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锡字牌商标被司法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威孚公司自主开发设计的新一代燃油喷射系统产品CB18、CB08、CB28高压共轨泵相继试制成功,共获五项国家专利,其中CB18共轨泵已于2008年批量进入市场。

  2008年,王伟良成为威孚的掌舵人,他说:“目前威孚公司处于战略调整攻坚期和创新发展关键期,正确定位未来的发展方向,确保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历史赋予威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责任和使命”。他把威孚发展的新目标定位为“汽车核心零部件国内领军者”,不再专一于油泵油嘴。对于未来的发展,威孚制定了加强合作,努力把合资公司打造成为国内柴油喷射领军者;支持联合汽车电子成为国内汽油喷射领军者;打造尾气净化国内领军者地位;打造汽车关键零部件国内核心供应商地位;成为非道路机械燃油喷射产品国内领军者等五大发展战略。

  成为国内柴油喷射领军者

  在中共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党委书记王伟良表示,公司要为完成打造“汽车核心零部件国内领军者”的重大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当谈起与国际顶级企业的差距,王伟良坦言,驾驭国际化人才的能力以及持续不断的研发能力是国内企业与国际顶级企业的最大差距。“我们的高端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与国际顶尖企业的差距很大,短期内靠自主研发很难批量化生产,而经济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不可能停下来等企业发展。”王伟良说,“我们利用威孚的优势,与跨国公司合作,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对公司的发展意义重大。”

  2004年8月,坐落在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在德国博世公司和威孚公司原合资公司欧亚公司基础上增资扩股的。合资之初,外界的批评和质疑声不绝于耳,“我们对于外界的质疑本着不争论、重发展的原则,”王伟良说,“由于威孚已经掌握了一定关键技术,与跨国公司谈合资,自己也有了底气,引进门槛大大地降低了,我们也有自己的王牌才使合资最终得以实现”。

  事实上,在高科技领域,如果没有一定的优势,跨国公司是不会分你一杯羹的,此次合作的双方手里都有自己的“王牌”。威孚在多年的发展中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而且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各地。而博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它的产品技术十分先进,但是多年在中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光靠先进的技术未必就一定能赢。产品的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的不完善使博世明白,在中国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地扩大,双方看到了在中国市场上有着共同利益和需要,才有了加大合作的契机。

  “合资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合资这么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和博世的合作实现了双赢。”王伟良说。目前威孚依然是中国喷油嘴行业盈利和技术能力最好的企业,合资带来的利好使得威孚受益颇多,合资后,威孚公司的产品面也明显扩大,产量和产值增长很快,多缸泵年产量达到133万台,占行业总产量的44%。在2008年的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排名中,威孚公司名列第43位。

  王伟良对竞争合作说得很透彻,他认为,“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关键是能否从中学到未来参与竞争的能力。”加强与博世的合作,无疑更近一步地加强威孚的市场竞争力。据公司有关人士透露,威孚与博世正在进行新的战略合作规划,战略合作基础基于柴油机产业链的双赢合作,包括共轨系统零部件的生产、汽车废气后处理系统的合作生产等。若此次战略合作能够成功,将使得威孚在我国汽车排放标准升级过程中彰显更加重要的角色并获得更加丰厚的收益。

[next]

  催化净化器产业演绎威孚的明天

  节能环保作为我国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央高度重视,在今年的数次中央会议上该议题都被重点提到,并给予了政策的大力扶持。在看清国家环保政策执行力度日趋严格的趋势后,威孚认准了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产业一定是朝阳产业。

  1995年5月,以军转民形式,无锡力达消声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1998年8月,威孚参股成立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8月,公司由威孚高科和无锡威孚集团共同组建,其中威孚高科占94.81%股权,威孚集团占5.19%股权;2002年4月,无锡新区厂区建成投产;2004年4月,与外方合资建成无锡威孚环保催化剂公司。

  据了解,因市场时机尚未成熟,力达尾气项目曾经亏损了多年,但十年磨一剑,如今“力达”已是国内同行业的第一品牌,也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现有员工近500人,其中科技人员90多人,从高级专家、博士、硕士到本科及大专,形成了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研发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公司建有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汽车尾气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多项行业先进的自主技术和专利,近年还承担了“汽车尾气超低排放技术”、“轻型车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等863项目和多个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公司建有高度机械化的催化剂、净化器生产线,具备360万升催化剂、60万套机动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年生产能力。

  威孚力达的环保产业板块拥有260多种知识产权产品,覆盖汽油车、柴油车、摩托车、工业废气处理等多个领域,支撑起国内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半壁江山,正与国际四大催化器生产商在市场上“争金夺银”。正如王伟良所说,“我们看重的是产品未来的广阔市场,今后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汽车尾气后处理产业,打造尾气净化国内领军者地位。”

  动力核心中的“增压器”

  增压器产品是柴油机的关键零部件,是柴油机的节能和环保的“核心”,影响着柴油机的排放、经济性和可靠性。如今威孚的增压器产品已经是国内领先的节能环保产品,“增压器将是威孚未来发展的重要产品,是未来威孚公司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王伟良这样认为。

  目前国内的柴油机增压比例仅在20%左右,按照排放的要求,将来柴油机增压比例要达90%以上,增压器产品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节能环保汽车核心零部件。威孚公司增压器产品已经具有国外独资企业产品的高质量,国内厂商产品的低价格,性价比优越,在汽车行业制造成本不断上升、产品销售价格不断下降的今天,是发动机厂及汽车厂潜在的降本增效点。

  威孚公司已经拥有增压器综合性能试验台及增压器可靠性试验台,8个发动机台架的产品实验室,AVL废气分析排放测试仪、整车转毂排放试验设备等国际一流的增压器生产设备,用于增压器生产的设备共计70多台套,增压器年生产能力10万台,保证了增压器产品的高品质和高可靠性。可以说,威孚增压器的研制开发充分发挥了威孚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院的优势,并与国内多个科研院所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合作,保证了增压器的技术先进性。

  公司生产的增压器已经成功配套云内、北汽福田、扬柴、常柴、玉柴、福建力佳等柴油机厂,经过1000小时可靠性试验的考核,产品性能得到北京理工大学、重庆汽车排放检测中心以及济南重汽检测中心的认证,为满足未来国四、国五标准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产品也处于研发之中,并且与国内内燃机重要用户达成了匹配意向。

  员工素质决定竞争能力

  企业成长的过程,即是企业人才积淀的过程,王伟良对此深信不疑。在威孚,他更强调人才的重要性。采访中,他三次提到“我们有长期积累下来的人才资源,威孚的员工具备持续的竞争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成就威孚百年辉煌的关键所在,威孚的职工队伍不是一个简单的队伍问题,而是一个灵魂问题,一个竞争力问题。”王伟良坚定地说。

  建设一流的企业要引进一流的人才,牢牢把握吸引、培养、使用、激励人才四个环节。致力于搭建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舞台,营造“进入威孚就是进入创业的乐园”的人才环境。“我们有两类人才都是英雄,”王伟良说,“一类是善于进行技术创新,使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另一类是实施技术改造,使现有的产品生产达到低成本、高质量的人才”。笔者了解到,近年来,威孚十分重视为一线职工跨入高技能人才队伍创造有利条件。

  2008年一季度,威孚公司承接了博世公司的大批订单,“我们的技术已与国际先进制造业接轨,这和我们拥有这样一支优秀员工团队是分不开的,”王伟良说,“到2010年,我们力争使高技能人才占一线职工的40%,建设一支满足现代国际制造业要求的高级蓝领队伍。”

  企业的发展,呼唤高技能人才队伍。从第一副油嘴的试制、飞铁自动线的制造,到引进A型泵生产制造技术,威孚的劳动者大多是来自技校的毕业生。如今,公司第三次创业,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近几年公司投资引进德国、美国、瑞士、日本等国家130多台数控设备,单值500万元以上的就有40多台,急需会操作、会编程、懂外语、懂维修的机电一体化复合型技能人才。

  王伟良说,在人才培育上,威孚重点培养和引进了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面向全体员工搭建成才的舞台。面对市场上高技能人才“一将难求”的局面,威孚搭好舞台,自己建立一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初、中、高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近三年来公司投入了400多万元用于员工培训,其中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占了40%以上。近两年来,威孚公司对300多人进行了岗位再培训,60多人次出国培训。据统计,威孚公司拥有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共607人,占到一线工人总数的33.4%,在国内机械制造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威孚公司还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每年开展系列技能竞赛,使员工的技能水平得到充分的交流、提高。公司对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实行同等待遇,采取职称补贴、岗位津贴、免费体检等多种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一位技师被外资企业高薪聘请,可他最终选择留在了威孚,他说:“威孚是我的成长高地,更是展露才华的舞台。”

  此外,威孚还着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从更高的定位上加快创新平台的建设。威孚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离不开科技为本、技术创新的强有力推动。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几年里,威孚推出了70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使产品在国际竞争和中外合作中占据主动地位。

  面对国际国内竞争的新形势,威孚公司一方面以产学研联盟为抓手,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资源,分别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并建立创新基金和联合实验室。另一方面,该公司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抓手,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把技术进步与创新同公司发展结合起来,既坚持自主开发,又注重引进吸收,广泛借用国内外的“外智”,把引进、吸收和创新嫁接到每一个层面,切实提高了自主的开发能力与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威孚高科近两年来产学研的科技成果就达数十项。

  从发展的战略要求,进一步优化科技为本、科技创新的环境。改革开放30年来,威孚公司已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科技队伍,还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技工队伍,构成了公司的人力资源宝贵财富。随着企业发展的形势和人才智力的竞争,科技队伍面临新老交替,中间断层、流动性扩大,以及高层次中青年科技人才紧缺等矛盾。面对这样的形势,以王伟良为首的威孚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牢牢把握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三个环节,全力构筑“高起点、多层次、广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筹建威孚工程技术研究院,整合现有技术平台和资源,主动对接,将高校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努力造就一支权责统一、分工合理、相互监督、团结共事的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在现有基础上,威孚公司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机制留人,不断增强企业对尖端人才的亲和力、吸引力,使高素质人才能够加盟威孚高科、融入威孚高科,打造企业的人才高地。

[next]

  威孚的春天已经到来

  威孚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及发展优势:拥有了一流的作业设备,具备精密铸造、精密加工、精密装配、精密调试能力;拥有了一支国内一流的技术人员队伍,具备了良好的技术发展平台。如今,威孚的产品覆盖内燃机燃油喷射系统、尾气后处理系统、汽车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在产品产量、综合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已连续30年位居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产品广泛使用于各种功率的柴油机,为各类载货车、客车、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配套。在做好国内配套同时,产品还远销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今年在国家4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已经回暖。威孚的生产和销售也开始恢复。多缸泵销量:从总量来看,已经恢复到经济危机前水平;从品种来看,小泵销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恢复到正常水平,大泵销量增长缓慢,目前销量达到经济危机前月平均销量的2/3。尾气后处理销量:受国家拉动政策影响(汽车下乡,小排量免税等),销量几乎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而且产量有所增长。国际零配件销量:从3月开始已经明显回升。

  面对未来要成为“汽车核心零部件国内领军者”的战略新定位,王伟良表示将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通过加快产品开发工程中心建设及组建装备技术中心,着力打造国内行业中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院;二是通过对公司物流要素的整合,形成快捷、流畅、高效的物流系统;三是整合销售平台,做到售前有规划、售中有控制、售后有保障;四是要推行精益生产,全面提升生产制造能力、质量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产品交付能力;五是打造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大人才培养激励力度,全面提升劳动者的素质。

  目前,威孚把原来的机构布局调整为六部、一院、十个事业部和子公司,为促进各产业板块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目前,各部、院和子公司,已对未来三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和安排,并制定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向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军者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王伟良说,50多年的辉煌发展是威孚历史上的一座丰碑,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威孚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等待着我们去创造。面对当前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威孚“艰苦创业、严细求实、团结拼搏、赶超一流”的企业精神,化危为机、克难奋进,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领军者,实现威孚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为振兴中国汽车工业再立新功。

作者:陈栋栋 严盘成 严峻 来源:中国工业报
生成海报
长按海报保存到手机,分享。
新闻反馈与咨询
查看更多车型,去精确找车
咨询看车
点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