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点击收起

潍柴动力:选择高压共轨选择坚持

潍柴 2009-06-22 08:11:09
品牌首页

  在整个行业对技术方向莫衷一是的情况下,潍柴坚持对高压共轨技术的研发,并最终得到市场认同

  2008年7月3日,潍柴动力蓝擎国Ⅲ发动机第2万台上市。同日,该公司宣布国Ⅴ发动机研发成功。

  潍柴动力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其生产的发动机占到重卡发动机市场的40%。它的一举一动牵动整个行业神经。7月3日公布的消息意味着,潍柴基于高压共轨技术研发而成的产品进入市场成熟期。

  即使是2008年,关于高压共轨和EGR(废气再循环系统)两种技术的争论,在业内仍不绝于耳。采用EGR技术,发动机价格会便宜几千块钱,但高压共轨发动机耗油量更低、尾气排放更干净、操作起来更舒适,是未来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技术趋势。2008年,潍柴动力以一个新技术的引领者与捍卫者的姿态直面竞争对手的打压、市场的质疑。

  早在1995年,潍柴就投入技术力量对当时还是新鲜概念的发动机高压共轨原理进行研究和论证。当时,国际上高压共轨还处于理论阶段,商业化前景并不清晰。潍柴动力在混沌中摸索,也产生过动摇。直到2003年,该技术的研发有了实质性突破,潍柴由此启动蓝擎项目,迈出发动机质变的第一步。

  2005年3月,潍柴动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擎系列欧Ⅲ柴油机问世。随后的几年内,蓝擎完成了样机性能试验、排放试验、燃烧开发试验、油耗经济性试验、耐久试验、整车匹配试验、三高试验等。2006年11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项目验收。潍柴为国Ⅲ标准的颁布做好了准备。同样在2005年,潍柴的对手中国重汽也开始研究国Ⅲ技术,历时一年半时间,研制出了EGR技术柴油发动机。

  EGR是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称呼,本质上对发动机技术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废气二次燃烧,降低尾气排放,在节约耗油量方面优势很不明显。而高压共轨喷油压力均衡,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解决了过去重卡发动机低速燃烧不充分,容易冒黑烟,故障率高的问题。

  为确保蓝擎研发的顺利进行,潍柴动力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与奥地利AVL公司联合建立了欧洲研发中心,派出30多人的项目组参与产品研发。通过国际合作研发,潍柴动力培养出了自己的技术力量。

  2008年,蓝擎发动机的月均销量达到1.5万台,远高于竞争对手。国内检测表明,一辆装备了蓝擎欧Ⅲ标准发动机的重型车和一辆装备了欧Ⅱ标准发动机的重型车相比,可以降低50%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40%的整体污染,同时可以减少燃料消耗5%到10%。从最近的配套试验数据来看,该发动机百公里油耗为20.91升,比国外同类机型低9升。按每车每年10万公里计算,5年节油量相当于省出一辆重型卡车的钱。而且它的排气制动设计,使整车刹车制动力提高70%以上,很好地解决了重型汽车下坡时刹车失灵事故的发生。

  “使用高压共轨能从国Ⅲ很容易升级到国Ⅳ、国Ⅴ,而EGR就不能实现升级。”专业人士分析说,“由于EGR的价格低,去年在市场上表现好,所以很多原来研发高压共轨的企业都持观望态度,直接影响了我国发动机的升级进程。而潍柴却在整个行业争论不休、高压共轨市场被EGR大幅挤占的情况下,选择了坚持。”

作者:胡宇萌 来源:《创业家》杂志
生成海报
长按海报保存到手机,分享。
新闻反馈与咨询
延展阅读
查看更多车型,去精确找车
咨询看车
点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