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转危为机,跨越发展——聚焦杭州都市经济圈”大型联合采访团第二站“走进萧山”。相对隐藏在杭州北部软件园的IT“隐形冠军”,萧山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仍然坚定不移发展汽车产业,则显得气势蓬勃。
就在当天,主营特种机械、高速路桥建设部件的四川腾中重工在没有任何前兆的情况下海外抄底“悍马”,首次尝试进入汽车市场,传递的一个信号是,汽车产业似乎成了“香饽饽”。
这起事后引起轩然大波的并购案,对朱兴龙而言,这个时候还是个未知数。朱是中国重汽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称重汽杭发)制造部的经理,2006年,公司整体从武林门搬至萧山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朱还是习惯每天在车间转悠。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此前满地满地机油的车间变得一尘不染,朱对现状很满意,“比家里还干净,发动机根本不落地,都在空中由机器吊着走,新一代大马力12升发动机也已经上市。”
一采访团随行记者戏称,如果擎天柱在中国,用的可能就是重工杭发的发动机。
重汽杭发高度现代化带来的结果是,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产销发动机18900台,实现营业收入11.26亿。
重汽杭发公司总经理李克宽称,他们生产的发动机在国内重型汽车发动机市场占很大份额,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已经回暖,估计今年产值将达到30亿。
这对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完整的萧山而言,是一大利好。李克宽透露,30亿产值中,起码有1亿的发动机零部件订单,来自萧山地区的民营企业,某种程度而言,可以提升当地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效能质变。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王伟民表示,承担汽车零部件制造数十载的萧山,开始向汽车产业转型,在过去的2008年,萧山汽车工业重点企业实现销售产值790.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总产值的24.7%。
仅在10天前,浙江吉奥萧山基地首辆本土制造的微型车下线。明确定位于农村市场,并要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微型车基地,这似乎与王伟民发展汽车整车制造的愿景吻合。
一个利好背景是,先前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汽车下乡”一项称,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对农民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该项政策扶持金额总达50亿元。
王伟民称,现在引进一汽、大众等这些高档车生产厂商,还是很有难度,目前生产的吉奥车大部分针对农村市场,这样的整车营销方式,肯定会带来区域相配套零部件市场的提升。
让人看到更大希望的是,4月27日,国内首家获得电动汽车“准生证”的万向集团正式为自己旗下的“万向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奠基,再次推动了萧山地区汽车发展进程。
从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转型到新能源汽车“上路”,对这个过程期待的,不只是活跃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数十年的400多家萧山民营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