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在全球经济遭遇寒冬之时,北京汽车工业爆出了一项“逆市迎春”的重磅举措:北汽福田汽车与戴姆勒公司签订了《商用车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一个总投资额60亿元的汽车生产基地年内将在怀柔挂牌运营。请看报道。
1月29日,柏林冬雪蹁跹,天色阴郁。在德国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大的难关之时,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却怀揣着一份温暖,与戴姆勒签订了《商用车合作协议》,6年的爱情长跑,终于换来“双宿双栖”。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和谊:一下车,进了总理府,有那么一点春意盎然的感觉,在场外国人都有一种羡慕的眼光。
这份羡慕来自中国抗击金融海啸的一致信心,来自北京汽车工业逆市发展的决心。2009年,北京汽车工业将历史性的投入超过百亿元,建设新项目、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北汽福田与奔驰的合资项目。按照协议,戴姆勒和福田共同组成50:50、总资产60亿的合资公司,未来将生产福田“欧曼”重卡产品和戴姆勒许可的欧v、460马力的重卡发动机,但这只是第一步。事实上,双方意向在两年内成立俄罗斯分公司、3年内成立南亚分公司、5年内成立中南美洲公司,完成北汽福田以北京为核心,进军国际的四步走。
这里是福田在怀柔的重卡总装厂区,我们看到大约每6-7分钟,这里就有一台新车下线。合资公司成立后,这里除了要新建一个发动机车间、厂房进一步升级换代外,随着俄罗斯、美国、日本等海外市场的突破,10万台的产能也将大幅提高,但唯一没变的是车头上醒目的“欧曼”标志。
北汽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 赵景光:有人说,福田和戴姆勒的合作也是“市场换技术”的合作,您怎么看?完全不是,是一种颠覆。双方50:50的合作,我们只生产自主品牌。
到2010年项目建成后,福田重卡的“机芯”硬了,腰板直了,出口量也将增加30%,这一项目的建设,也会对北京保增长、促发展提供动力。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 张燕友:要完成9%目标,我们做了一下测算,工业要完成8%,一方面要挖掘存量,另一方面,要投资大项目,工业要靠汽车。
从“打工仔”到“合伙人”,从组装厂到全球运营中心,北汽福田既给民族汽车工业复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也为北京汽车工业在严冬中划亮了一根火柴。同时,合资新厂落户怀柔,也将为首都区域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实现找到破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