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未来北汽控股上市后的致命伤。一个内部充满极难调和矛盾的集团,很难变成一个同心协力、齐齐对外争夺市场的集团。
北汽上市是大势所趋
先说说大势所趋。
第一, 政府的意图很明显。有两个信号。
信号一,7月23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国资委将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央企重组,在年内把央企调整到100家以内。
尽管北汽控股是地方国资企业,但央企的一举一动势必牵动地方国资。(2009年,北京市国资委已将北汽控股划转至北京国资中心。北京国资中心成立于2008年12月30日,是北京市国资委组建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信号二,10年下半年,鼓励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将出台,汽车行业正在其列。在这当口,被兼并还是兼并它人,成为未来必然且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北汽控股不是央企,且非实力雄厚的汽车集团,不快跑就会被吞掉。与其选择未来可能被吞掉,倒不如当下尽力一搏。
搏靠什么?资金、实力!说白了,这都需要钱,需要一个大的平台,可以吸引有才能的人来北汽,可以吸引更多的好项目至北汽。
钱从哪里来?从银行借,将变得越来越难!北汽控股唯一的办法是借外债,或者选择上市或者选择发行债券。上市后,可以利用股东的钱来投资,且不需要付资金成本;发债,则需要偿还,对于企业来说多少是一个负担。
北汽面临两大拦路虎
与众多大哥级的企业相比,我不能不说北汽整体上市,怎一个难字了得!难在哪?难在多处,但目前体现出来的有两处。
第一, 有消息称,北汽控股整体上市将不包括北汽福田的资产。(有人更重视北京现代,这个我们呆会再说。其实与北京现代相比,北汽福田才是最值得北汽控股争取的)
没有北汽福田,你知道北汽控股还剩几两肉吗?
2009年,北汽集团销售整车121万辆。来自北汽福田的公告显示,2009年,北汽福田共销售汽车60.2021辆。应该相当于北汽集团整车销量的49.75 %。至于利润,我们暂时并不清楚,北汽控股是如何将北汽福田的利润计入报表的。(但通常来说,由于北汽控股持股比例未超过50%,通常只能按投资收益计入报表,无法将北汽福田的销售收入全额纳入财报。目前,北汽控股持有北汽福田34559.3万股,持股比例为37.71% )这一问题,在北京奔驰、北京现代上也一样。
如果这一切属实,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重组的难度,也说明了北汽福田是独立的花,不会完全服从于母公司北汽控股的控制。对于北汽福田来说,也许是好事,毕竟这些年其自力更生,发展得相当成功。但对于北汽控股,对于想上市的北汽控股来说,却是痛苦。让北汽集团到哪里去找一家年销量达60万辆的子公司?
第二, 又一个不好的消息,北汽控股的另一个主要利润贡献者——北京现代出了麻烦。作为北京现代的股东——韩国现代不同意北汽控股整体上市。
少了北京现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47%的销量没有了。2009年,北汽集团销售汽车121万辆,其中北京现代销量达57万辆。(很难想像,没有了北京现代,没有了北汽福田,北汽控股还有什么资本去吸引投资者!)
当然,现代不同意,也可以被解读为——北京现代是一个大的代工厂,大量利润被转移至韩方。所以现代不愿意中方整体上市。毕竟上市有益于中方,却不利于韩方。上市后的资金,估计更多用于自主品牌的建设,而不会投资于北京现代。
这种困境,是徐和谊必然面对的。但其它汽车集团却很少面对的。因为无论如何内战,那些汽车集团还是相对集权的,不至于如此混战。
当徐和谊筹划2010年“调整五大结构,打好六大战役,挑战150万,争创1500亿” 的宏图伟业时,他是否想过如何回应投资人——为何待上市的北汽资产大瘦身,远远低于这个可能达到1500亿元的北汽。
如果徐和谊确实无法解决北汽福田之事,那么北汽整体上市的最大看点在于外资——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这是北汽集团的悲哀,也是多数中国汽车企业的悲哀。我们上市的多是代工厂,我们不拥有工厂的灵魂。那些技术灵魂只为外资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