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点击收起

长城重卡为何备受关注?这场长城汽车全球经销商大会告诉你答案

长征汽车 2025-04-29 17:14:28
品牌首页

当春风拂过黄浦江畔,长城汽车在全球经销商大会上,向世界展示了其商用车领域的雄心与壮志。长城汽车,商用车,技术定价

孙玉,长城商用车CTO,在上海向全球嘉宾展示了长城商用车自主研发的核心部件和其在全球物流领域节能减排的决心。长城汽车,商用车,技术定价

“同一个长城,生而全球化的布局”,孙玉的话语中透露出长城汽车的自信与远见。长城汽车,商用车,技术定价

长城商用车,不仅仅是一辆车,它是一个承诺,一个对高效、智能、安全、环保的承诺。长城汽车,商用车,技术定价

在技术池的基础上,长城商用车完成了核心部件的自研,包括重卡混动专用变速箱、高倍率混动电池、九合一动力域控制器、双电机电驱桥等关键零部件。

目前,长城商用车已完成HEV、FCEV、BEV三线并轨的减排增效技术路线,并实现了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专用车以及矿用车的产品布局,运距覆盖商用车全场景。

混动氢能牵引车亮相

混动、氢能牵引车在大会上亮相,成为焦点之一。海外经销商通过参观互动、试乘交流等方式,近距离体验长城商用车的独特优势。

长城混动重卡通过混动专用变速箱、九合一动力域控制器、高倍率电池以及专属标定的康明斯发动机,让车辆动力达到1050马力,根据用户超过500万公里驾驶里程,1200多组测试驾驶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整车的加速性提升了50%,最高节油可达25%。

长城纯电牵引车,用户试用的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300万公里,从整体试用效果来看,运营成本下降了52.9%,每公里只有0.94度电,充电时效能够提升40%。

在国内市场,长城的氢能重卡已在京津冀多个地区投入商业化示范运营,覆盖钢铁运输、煤炭物流、砂石建筑材料转运等多种应用场景,累计运营里程超百万公里,并凭借低氢耗、低故障率等良好表现赢得了客户称赞与好评。

长城商用车市场布局

长城商用车在国内已完成“用户共创-技术研发-场景验证”的闭环路径,积极构建覆盖物流全场景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推动中国物流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未来,长城商用车将依托长城汽车全球网络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法规,拥抱国际化,通过定制专属的服务,不同业务形态,与全球产业链伙伴共同助推全球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自3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发布视频为长城混动重卡征求网友建议以来,这款车型便热度不断。近期业内人士曝出其价格或将超90万,消息一出更是引发广泛讨论。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一辆国产重卡,凭什么敢卖到比进口车还贵?这场价格争议的背后,实则是国产重卡技术突围与市场认知偏见的激烈碰撞。

价格争议与技术自信

价格争议根源:技术自卑与认知偏见的双重桎梏。争议的核心在于长期形成的行业认知惯性。一方面,“国产=低端”的刻板印象深植重卡市场,部分人对中国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已实现全球领先的事实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市场默认进口车高价合理,却对国产车的技术突破选择性忽视。这种双重标准,本质上是技术自卑心理的外在投射,而长城混动重卡的定价,恰好触动了这一深层认知壁垒。

定价逻辑支撑:硬核技术构建的价值坐标系。长城混动重卡的定价底气,源自其全球领先的技术配置。依托长城集团优势,长城混动重卡实现了车身系统、动力系统、底盘系统、电器系统、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自制自研。其搭载的Hi4-G混动技术,包含12.9度30C高倍率电池、全球首款商用车智能混动专用变速箱、九合一动力域控制器等核心组件,光研发投入就达十数亿元。长城混动重卡价格引热议,或卖90万硬刚斯堪尼亚

长城高投入打造的Hi4-G混动技术并不是传统的对标复制,而是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其P2+P2.5的混动架构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混动重卡P2架构技术同质化的困局,还引领了未来重卡混动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并且这些技术已经转化为实打实的性能优势。试用数据显示,其百公里油耗较传统进口重卡降低3-5升,动力响应速度提升20%,同时配备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对于物流行业而言,这种“油耗减法+效率加法”的双重价值,正是长途干线运输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

行业变革信号

行业变革信号:从价格争议到价值重构。这场争议的本质,是国产重卡从“成本竞争”向“技术定价”转型的必经阵痛。当长城混动重卡在能耗、动力、智能化等核心指标全面超越进口车型时,其定价逻辑已从“成本加成”转向“技术溢价”——这正是中国制造业从产业链中低端向高端攀升的典型标志。长城混动重卡价格引热议,或卖90万硬刚斯堪尼亚。

每一位深耕物流行业多年的经营者都是精算师,他们深知能省出来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正如物流行业经营者的算账逻辑:倘若一台车每年运营25万到30万公里,百公里节油5升就意味着年省燃油成本近10万元,全生命周期的TCO优势未来会越来越突出。这种长期价值回报,正是技术领先者应有的定价话语权。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商用车产业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球竞争中重塑价值链,我们期待见证更多技术突破者的故事。

作者:菲菲 来源:卡车网
生成海报
长按海报保存到手机,分享。
新闻反馈与咨询
延展阅读
查看更多车型,去精确找车
咨询看车
点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