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宏观经济不景气带来的行业危机正在迅速蔓延。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一向以大个头的“群象经济”为外界称道,而支撑这一模式的,正是山东省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如此经济形势的考验之下,中国重汽集团转型出口寻找新的增长点。
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形势逼人,我们必须另寻出路,目前来看天然气重卡和出口正成为重汽应对危机重要的支撑点。”
“受宏观经济形势增长放缓,尤其是房地产、钢铁行业低迷影响,目前国内重卡市场同比下滑达31%,重汽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告诉记者,“形势逼人,我们必须另寻出路,目前来看天然气重卡和出口正成为重汽应对危机重要的支撑点。”
马纯济所说的天然气重卡正是重汽提前布局市场的结果。从2002年开始,中国重汽就研制天然气发动机,2005年第一辆天然气重卡下线,2006年就实现了批量出口。
“今年天然气重卡的出口增长势头良好,仅1-6月份就突破了去年全年的量,这种翻番式增长基本领军了整个行业。”中国重汽济南动力事业部副总经理姜在先介绍说,“像在东南亚市场,原来日本的重卡市场份额高,可去年我们光往泰国就发了1000多辆,口碑非常好,目前已超越了日本,此外缅甸、越南、中亚市场也迅速增长。”
迅猛增长的出口市场也成为重汽应对危机的突破点。据中国重汽集团国际部总经理张后勤介绍,今年1-8月份中国重汽出口订单突破21000辆,同比增长26.3%;装船17059辆,同比增长34%,这个出口量是第二名的两倍多。预计今年全年中国重汽将实现出口2.8万辆,创造收入85亿元。
在今年国内重卡市场低迷的形势下,中国重汽的出口成绩单十分抢眼。目前中国重汽已在40个国家建立了办事处,建立了6个组装厂,发展了86家一级经销商,建立了240多个服务网点,常驻境外人员超过120人,形成出口重型汽车3万辆的营销能力。从在济南坐等客户转变为驻扎在国外搞营销,产品出口到96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全覆盖。
除了上述措施,对于应对国内重卡行业面临的危机,马纯济还建议,对那些排放标准在欧三标准以下的重卡要强制淘汰,增加对汽车消费贷款的支持力度,减少购车用车客户和企业的税费负担。“此外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提升车辆管理能力,用户买了车没钱挣,我们要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推动重卡市场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