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淮”)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NavistarInternationalCorporation)(下称“纳威司达”)在重卡方面的合作将再提一挡。记者近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江淮内部近期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成立重型商用车公司的决定》的76号“红头文件”。该文件称,“为适应公司战略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重型商用车业务专业化运作能力,推动战略目标实现。公司研究决定:重型商用车业务从商用车公司剥离出来,成立重型商用车公司。”
对此,江淮汽车商用车相关负责人媒体采访时称,“这个内部文件确实已经发下去了,但是具体有关战略层面的我们都不好回答,而且一般的营销公司领导也都不太清楚。”
业界人士认为,江淮在近日再次传出要“被整合”的背景之下,选择此时专门成立重型商用车公司,其意图应该是促成与纳威司达的合资项目。
重轻分离 一箭三雕
记者了解到,成立重型商用车公司后,原商用车公司将更名为轻型商用车公司。
北京零点咨询研究集团汽车研究中心咨询副总监李子良认为,江淮将重型商用车业务独立出来很可能是出于与纳威司达重卡领域合资项目铺路的考虑。
“从财务上来考虑,如果江淮拿整个商用车资产去和纳威司达50:50合资,实际上就是要割掉自己的一块肉给别人。从经营风险上讲,如果把重卡业务独立出来去和纳威司达合资可以降低合作失败带来的风险。另外,江淮将重卡业务独立出去做合资,融合新的技术与资金,也将增强其市场表现力。对江淮来说,这是一举三得。”李子良分析指出。
他还介绍,目前江淮汽车商用车板块包括了中轻卡及中重卡业务,但主要盈利仍来源于中轻卡业务,14吨以上的重卡业务做得并不是十分理想。江淮专门成立重型商用车公司,与福田单独拿欧曼板块与戴姆勒合资是一样道理,有助降低运营风险并厘清各板块之间的关系。
纳威司达方面对此则表示,此次是江淮的单独行动,双方需要进行沟通后才可作出回应。
纳威司达中国区市场总监姜一舟昨日下午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说,目前发动机的合资项目已经通过发改委的审批,但是相关手续还在走流程,预计很快就会正式拿到审批公告。”
他告诉记者,江淮与纳威司达重型卡车的合资项目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提交发改委等主管部门审批,至于双方在校车方面的合作,将通过技术许可方式尽快落实,并不需要通过相关审批。
合资之路 一波三折
事实上,有关江淮与纳威司达的合资合作项目早在两年前已经敲定,但一直没有得到发改委等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
2010年9月,历时两年谈判之后,纳威司达与江淮汽车终于签署了《发动机合资项目》协议,同时,江淮汽车与纳威司达公司和卡特彼勒公司的合资公司NC2GlobalLLC签署《中重卡合资项目》协议。
纳威司达中国总经理杨博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纳威司达的目标是打入中国卡车生产厂商前5名,在未来5年中,纳威司达将全力拓展海外的业务规模,而中国则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棋子,他们认为,未来3~5年里,中国市场的营收达到20亿~30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5%~20%,甚至更多。
然而,江淮方面认为,眼下重卡行业大幅下滑以及业界对于重卡产能过剩的担忧,将成为双方合资项目获得审批的障碍。因此,双方发动机合资项目和整车合资项目都侧重引进先进技术,以符合更高排放标准来提高获批的可能性。
为推进与江淮的合资项目,去年6月9日,纳威司达集团董事长兼CEO丹尼尔·尤斯蒂恩(DanielC.Ustian)正式任命了在中国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万如意为纳威司达中国总裁,以期在与中国政府沟通上取得进一步发展。
有着“中国通”之称的万如意,在通用工作过20多年,曾参与了通用与上汽的合资项目,后来又但任依维柯商用车中国运营部总经理兼菲亚特中国业务发展副总裁。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承,上任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推进纳威司达与江淮的合作,走马上任后的第一周,他便陪同集团管理层同国家发改委的人士会面,然后到江淮参观访问,商讨具体合作细节。
尽管,纳威司达多位高层屡次强调,公司与江淮合资项目进展顺利,双方都在积极推动合资项目的审批工作,很快就会“开花结果”。但是,有关重卡领域的合资项目在近一年中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在此期间,有关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的退任以及再次传出有关江淮“被整合”的消息,亦曾一度引起纳威司达相关高层的担忧。
业界评论员宇辰称,江淮在轻卡方面的优势较大,但是重卡业务一直未能进入国内五强之列,轿车业务更是难以“独立营生”。在重汽牵手曼,福田联姻戴姆勒,东风“傍上”沃尔沃的背景之下,江淮能否顺利通过与纳威司达达成合资合作对于改写其日后在重卡领域的“排位”将有重大意义。
但是李子良认为,“如果只是为了技术,江淮也没必要合资,能不能拿到渠道,提升品牌才是关键。”